求学网>实用文>说课稿>《大自然的启示》说课稿

《大自然的启示》说课稿

时间:2022-04-28 13:19:35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自然的启示》说课稿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自然的启示》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大自然的启示》说课稿

《大自然的启示》说课稿1

  一、说教材。

  《大自然的启示》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有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打扫森林》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好心办了坏事,把森林渐渐给毁灭了。《人类的老师》短小而又充满趣味,通过生动的事例,介绍了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告诉人们要利用大自然的规律,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3、激发阅历仿生学科普读物和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二、说教法:

  指导学生自学。

  三、说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及设计理念:

  (一)复习导入

  以本单元学过的课文给我们的启示导入新课,并指出与其它课文的不同,有小标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两个小环节,即: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桌检查生字词。

  2、快速浏览课文,这两篇课文各讲了什么内容?目的在于让学生把课文读通顺,并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概括出课文内容。

  (三)抓住重点,合作探究。

  因为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的意图是指导学生自学,所以我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示,先自主学习,有不懂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的看法。在汇报时有说不好的地方我适当点拨、指导,在汇报感受深刻的句子时,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搜集到的资料谈体会,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并根据学生的汇报随机指导朗读。在学生体会了重点句后,我又让学生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

  (四)整合知识,深化认识。

  在这个环节中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假如这两篇短文的主人公——林务官和科学家们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的《人与自然》栏目的节目录制,面对镜头,他们分别会说些什么?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对两篇短文的主人公再认识,深化文章主题。

  (五)板书设计

  板书以两篇小短文的标题,概括出了主要内容,无知违背、认识利用(自然规律),违背就会受惩,利用就会受益,简单明了,也富有概括性。

《大自然的启示》说课稿2

  【说教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语言通俗易懂,表达方式独特,是由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的。《“打扫”森林》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好心办了坏事,把森林渐渐给毁灭了。《人类的老师》短小而又充满趣味,通过生动的实例,介绍了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研究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物的特性,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指导人类的发明创造活动,更好地指导我们利用大自然的规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是使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了解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说程序】

  一、前文迁引,导入新课

  1.走进第三单元,我们走进了神奇的大自然。同学们回忆一下,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蝙蝠和雷达》,大自然带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2.揭题:今天我们又将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大自然的启示》。

  3.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需要同学们运用前面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来自读自悟。

  4.同学们发现了吗?咱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其实是由两篇小文章组成的。一篇是《“打扫”森林》,另一篇是《人类的'老师》,(板书。)看看老师写对了吗?(“打扫森林”未加引号。)你真是一个细心的孩子。

  二、初读感知,认记字词

  1.那么这两篇文章带给了我们大自然的什么启示呢?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仍理解不了的词语查查字典或向同伴请教。

  2.认读生字新词,找出词语中的多音字。(扫:扫帚、打扫。)

  3.共同解决难理解的词语。(如:生态平衡。)

  三、了解内容,质疑交流

  1.默读《“打扫”森林》,想想它主要讲了什么?

  2.再仔细地读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标记,可以是一个小小的问号,也可以简单地将问题写在旁边;遇到感受深的语句画下来,可以用一个词或简短的句子记下自己的感受。

  3.师生共同交流,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为什么说林务官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呢?(2)“打扫”上面为什么要加引号?

  4.学了这篇文章,你获得了大自然的什么启示?

  四、迁移学法,运用巩固

  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真会思考!刚才咱们通过读课文,了解了《“打扫”森林》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并通过提出问题,互相交流,得到了关于大自然的启示。下面,我们就按刚才的方法继续学习《人类的老师》这篇文章。

  (1)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在感受深的语句旁写写感受。(结合课件理解“流线型”。)

  (3)重点感受“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人类从大自然中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前面的课文──《蝙蝠和雷达》等,大家还了解哪些事例?

  (4)这篇文章又带给你什么启示?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林务官打扫森林,结果给森林带来了灾难;人们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可见如果我们任意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如果我们拜大自然为师,虚心地向它学习,就能从中得到启发,造福人类。

  2.其实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启示,远不止今天课文中所说的这些,希望同学们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继续探究,下节的口语交际课上,我们还要就这个话题作进一步的交流和探讨。

《大自然的启示》说课稿3

  (一)教学总目标

  1.在语境中理解“改观”“遭殃”“异想天开”“生态平衡”“关键”词语的意思。

  2. 能在本单元前三篇文章的基础上进行学法迁移,运用在前三篇文章中学到的方法,概括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3. 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4.了解《人类的老师》第二段的写作特点,并能举一反三,结合“综合实践”搜集到的“生物老师”资料模仿写。

  教学重点:能进行学法迁移,运用不同的方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了解《人类的老师》第二段的写作特点,并能学写段落。

  (二)分层性目标

  上限:1. 能掌握概括不同文章的方法。

  2. 能仿写文章。

  下限:1. 认识8个生字,理解“生态平衡”“异想天开”“生态平衡”“关键” 词语的意思。

  2. 能概括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理念

  那么怎样把握教学重难点,展开教学?我的教学预设理论依据是浙江师范大学特级教师、特聘教授 郑逸农老师提出的“非指示性”教学理念——把学生当做平等的、独立的、能自主判断、自主成长的人。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差异;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间。不指示学习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让学生自主生成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自主生成语文素养,自主走向精神成长。教学内容能做到由重“内容”过渡到重“形式”,即“用教材教”。

  概括地说,体现在两个方面:

  1、真正把学生看成“大写的人”。

  2、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三、教法学法

  基于这样的理解和认识: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展开教学:

  1、引导学生读书自悟。概括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语和感受深刻的句子谈体会等,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课文。

  2、引导学生合作讨论。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自主学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引导学生领会写作方法。主要策略是:分螺旋式上升。

  学生方面主要是:画、圈、点、写、读、议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穿整堂课。

  四、说教学过程及设计理念:

  本次的教学设计主要分5大版块的内容,分别是:

  (一)导入

  (二)默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浏览课文,理解感受深刻的句子,说出受到的启发

  (四)探究《人类的老师》第二段写法特点,运用综合实践中搜集的课外材料,进行写作训练

  (五)作业

  这五大版块的教学设计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第二、三大版块是教学的重点,第三版块是教学的难点。下面,我说说具体的设计内容:

  (一)导入

  上堂课,我们学习了《蝙蝠与雷达》,科学家们探究蝙蝠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可以说,蝙蝠是人类的“老师”。那么今天,自然界中的事物又要给我们人类当一回老师,这回,它要告诉我们什么呢?请看《大自然的启示》。然后出示课题。

  导入的文字选自课前提示语。

  (二)自学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还是老规矩,以同学们自学为主。赶快看看课文的导语部分,划出关键词。

  课前提示语:“科学家们探究蝙蝠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可以说,蝙蝠是人类的“老师”。其实,自然界中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还有很多。默读下面这篇课文,说一说其中的每篇短文主要讲了什么,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画出自己感受深的句子,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它们抄下来。”

  2、学生交流后,输理出本篇文章的学习任务:

  ⑴概括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⑵理解感受深刻的句子,并说说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3、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回忆一下,概括文章有哪几种方法?

  ⑴课题扩充法

  ⑵段意合并法

  ⑶要素串连法

  ⑷句子摘录法

  ⑸重点突出法

  4、认真默读课文,自己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题

  主要内容

  运用的概括方法

  “打扫”森林

  段意合并法

  人类的老师

  句子摘录法

  5、展示学生的练习,通过评议、比较,帮助下限的学生学习运用简练的词语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三)自学课文,理解感受深刻的句子,说出受到的启发

  1、解决了第一个学习任务,再看第二个任务。有人说大自然是一本无字的百科全书,如果你平时多多留心观察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一定会获得很多知识,获得很多教益。请大家再次浏览课文,看看大家能从这篇文章中获取到什么?

  (1)小组成员讨论交流后一起完成以下内容:

  主题

  内容

  我们感受深刻的句子

  我们找出的关键词语

  我们的体会

  我们从《“打扫”森林》受到的启发

  我们从《人类的老师》受到的启发

  (2)派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其他组员可补充。

  (参考句式:我们感受深刻的句子是 ,我们抓住的关键词是 ,我们的体会是 ,我们从《“打扫”森林》受到的启发是 ,我们从《人类的老师》受到的启发是 )

  这是本课的重点,我用学习单的形式来突破。大家可以看看这个表格,词语、句子、体会、受到的启发,都已经涵盖在里面了。而这份学习单体现的是学生的自主、合作的能力,真正做到“四自”: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以合作的形式完成,是考虑到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让下限的学生在上限学生的带动下有所提高。这个环节,体现的是第一个教学理念,把学生看成“大写的人”。

  预设的重点句一:

  “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关键词语是“一切”、“生态平衡”,感受让学生自己谈,不注重答案对与否,能说出他们自己的观点并言之有理即可。在学生自己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描写的“一切事物”具体指哪些?(枯枝烂叶、杂草、灌木、橡树、菩提树、昆虫、鸟类、兽类)这些事物原本都在森林里自由生长,可是自从灌木被——(砍了),杂草被(锄了),枯枝烂叶被——(学生自由说,只要恰当就行。),橡树、菩提树变得——,害虫变得——益虫、鸟类、兽类变得——

  预设的重点句二: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

  关键词语“异想天开”、“灾难”,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异想天开”的意思,这句话在课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异想天开的命令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个命令是异想天开的?(了解初衷:为了让森林更加漂亮。 结果:毁坏了森林)

  预设的重点句三:

  “它们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

  关键词是“吃”“咬”“钻”三个动词,引导理解这些动词能不能调换?为什么?联系上下文理解害虫“逞凶”的意思。

  预设的重点句四:

  “现在,飞机设计师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飞行的情形,研制出了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飞机。”

  让学生结合自己课外收集的资料,举例谈谈这些“优良性能”和前面几种昆虫飞行的联系。

  预设的重点句五:

  “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让学生打开思路:人类从大自然中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前面的课文《蝙蝠和雷达》等,大家还了解哪些事例?

  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是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能力,不强求学生一定按照我预设的句子来说,只要是言之有理都可以。

  到这里为止,课前提示语中要求的学习任务已完成。但我想“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要想把学生培养成“语文人”,还要注重语言形式。下面这个环节体现的是第二个理念,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四)探究《人类的老师》第二段写法特点,运用综合实践中搜集的课外材料,进行写作训练

  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有了自己的感受,那么这篇课文我们是不是学完了呢?请快速跳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写法值得我们学习?

  仔细阅读第二段,探究课文第二段的写作顺序和特点,模仿第二段写法,你可以改写自己课外搜集到的“生物老师”,也可以借鉴老师提供的资料,改写课文第一段:

  最早的的飞机,( )。而长着薄薄的翅膀的蜻蜓,却能平稳地飞行在空中。这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们研究发现,( )。后来,工程师( ),有效避免了飞机因机翼颤动而机毁人亡的悲剧。

  二选一主要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一种来写。语文素养包括语言素养和精神素养,我想精神素养其他学科也培养,而语言素养才是语文课上所特有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学生明白了怎么写,也就知道写的文字表达的是什么内容了,这体现出的正是由重内容到重形式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五)用一句话表达自己这节课的收获

  可以是受到的启发,也可以是写法上的提升感悟,主要是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学习感受与学习收获。

《大自然的启示》说课稿4

  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 那是没有未来的。 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 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 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 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 希望同学们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在气节、操守、品德、治学等方面 不屈不挠,战胜自我,永远向上, 在做人做事方面 顺应自然,胸怀博大,宽以待人, 承担起宏伟的历史任务。

  各位评委,下午好。今天我就人教版第8册第12课《大自然的启示》进行说课。下面我将紧扣略读课文的特点准备从教材、设计理念、教学程序、课堂特点四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初步设想。

  第一方面、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呈现了两则科普小短文,再次激发同学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打扫”森林》讲述的是林务官的一纸命令给森林带来了毁灭性的灾害。《人类的老师》介绍了科学家们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运用于发明创造。这篇课文就是告诉我们,研究大自然的特点以及生物的特性,从中受到启发,才能科学、有效利用大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

  这两篇虽然都是说明文,但在语言特点上有所不同,《“打扫”森林》的语言生动活泼,而《人类的老师》则平实简明。

  2、学情分析:通过前三课的学习,学生热爱自然的情绪上涨,初步学会理性的思考。以文本为例,从自然之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因此,本课是学生自主运用对话文本的方法,在读中感悟,进行适当的.语言训练和语文能力的培养。

  3、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课文特点,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点,以新课标阐述的理念为背景,预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A.默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全文。

  B.运用前两篇概括内容的方法,概括本课两则短文的主要内容。

  C.抓住重点语句的学习,加深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警示和启发,激发学生对仿生学知识的探索兴趣。

  4、教学重难点;为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迁移学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而深层次地领悟大自然给人类的警示和启发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5、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仿生学的相关信息等

  第二方面、说设计理念与总体教学思路

  1、以上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制定是贯彻了以下教学理念。

  识字 借助拼音,降低要求

  略读课文中的字词教学不作重点,主要体现在字词朗读不作检查;字词理解不作重点;字词赏析不作要求。

  应用 以点带面,迁移运用

  略读课文教学要把握好课文在整个单元中的地位,略读课文应该是精读课文的有机延伸,是将精读学习所习得的方法进行实践运用。

  粗略 抓大放小,有所侧重

  略读课文要把握好方法上的“粗放”,教案《《大自然的启示》说课稿》。大胆取舍,突出重点,有所失而有所得,一课一得,得得相连。 5

  自主 放手阅读,体现个性

  引导学生自主地选择,自主地学习,自主地评价,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

  2、为达成教学目标的总体思路: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二、朗读提示,把握目标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四、课题入手,解决难点

  五、总结收获,练习写作

  六、布置作业,积累沉淀

  第三方面、教学程序

  为了把预设目标落到实处,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共分几大板块。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加强单元整组教学的意识,使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写法的作用。】

  二、朗读提示,把握目标

  浏览“阅读提示”,概括这节课的任务,(内容 启发 积累)交流学习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参照阅读提示,明确学习的要求和方法,这样的方法更有实效性。】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全文,借助拼音读通全文,发现本课在形式上的特点。

  2、浏览全文,完成第一个任务:短文讲了什么内容?

  【预设:如何将一篇长长的文章浓缩为精炼的几句话?】

  从《自然之道》的内容的概括找到启发,套用格式:___________的故事,告诉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简单地说,它讲的就是人与自然怎样的关系?人(破坏)自然,这个启示是种“警示”

  同样,《人类的老师》可以参考之前学习的《蝙蝠与雷达》概括内容的方法:

  从__________________得到启发,解决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

  简单地说,它讲的又是人与自然怎样的关系?人(利用)自然,这个启示是种“启发” 【设计意图:学生独立概括文章内容有点困难,借助已经学过的方法进行知识的迁移与运用,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把文章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提炼为“破坏”与“利用”,把启示解读为“启发”与“警示”,这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本质的理解。】

  四、课题入手,解决难点

  1、读小标题,提出困惑。学生能自己解的小问题先解决,留下大问题一起探讨。

  【设计意图:文章的题目就是学习的切入点,凸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挖掘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这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就是阅读文本的兴趣。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深究,对简单的问题可以粗略带过,抓住那关键的,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的问题加以研究,把时间用到刀刃上。】

  2、圈圈重要的字、词,画画感受深刻的句子,在旁边批注自己的感受,帮助自己解决剩下的几个问题。

  【设计意图:教会阅读方法,尝试自主解决问题,这样对文本的解读才会更加深刻。

  3、交流时:用图示法理清生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设计意图:理解生态失衡的内在原因是领会启示的关键。用图示法将长篇大论的文字提炼为几个关键词,再画上箭头就能清楚地表示事物之间的联系。这样,其中蕴含的道理就一目了然了,深入浅出。】

  五、总结收获,练习写作

  1、谈谈从一篇短文中获得的启发,也可以谈谈整篇文章获得的启发。

  2、归纳本单元表达启示的思路:故事+分析,问题+动物优点+效果,以及用设问句连接故事与分析,问题与动物优点,承前启后,过渡自然的方法。在交流搜集到的仿生学资料后,仿照《人类的老师》写一个片段。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单元的几篇课文的写作特点进行梳理,教会学生写作表达的思路与方法,使学生将从精读课文所学到的“法”有用“法”之处,做到有机会学以致用。】

  六、布置作业,积累沉淀

  七、板书:

  12*大自然的启示 内容 启发 积累

  “打扫”森林 破坏 警示 故事+分析

  人 自然 人类的老师 利用 启发 问题+动物优点+效果

  这是我简明精要的板书,既有内容的提炼,又有方法的引导。

  第四部分 主要特点

  我崇尚的是简约的语文课堂,将略读课文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能够大胆地、自由地、主动地感知文本,凸显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扎扎实实地从听、说、读、写的基本功练习与运用开展教学互动,努力实践语文教育的“三实”——朴实、真实、落实。

【《大自然的启示》说课稿】相关文章:

《钓鱼启示》说课稿12-06

钓鱼的启示说课稿01-09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08-02

《大自然的文字》说课稿06-24

大自然的声音说课稿06-25

《大自然语言》说课稿09-26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11-09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11-05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15篇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