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网>实用文>教学设计>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16 17:47:1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会用符号表示;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总结出算术平方根的概念,通过计算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真正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算术平方根,认识数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为学生以后学习无理数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教学难点:算术平方根的求法。

  教具准备: 三块大小相等的正方形纸片;学生计算器。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启发引导、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问题: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小欧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dm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得意的作品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

  二、探索归纳:

  1.探索:

  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即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边长的平方等于面积,求出正方形画布的边长为5dm。 接下来教师可以再深入地引导此问题:

  如果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9、16、36、

  学生会求出边长分别是1、3、4、6、24,那么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多少呢? 252,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性地提问:上面的问题它们有共同点吗?它5

  们的本质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学生可能总结不出来,教师需加以引导。

  上面的问题,实际上是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的问题。

  2.归纳:

  ⑴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⑵算术平方根的表示方法:

  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a,读作“根号a”或“二次很号a”,a叫做被开方数。

  三、应用:

  例1、 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⑴100 ⑵2497 ⑶1 ⑷0.0001 ⑸0 649

  2解:⑴因为10100,所以100的算术平方根是10,即10; ⑵因为()7

  8249497497,所以的算术平方根是,即; 64648648

  ⑶因为1

  7164216747164,(),所以1的算术平方根是,即; 99393999316

  ⑷因为0.010.0001,所以0.0001的算术平方根是0.01,即0.00010.01;

  ⑸因为00,所以0的算术平方根是0,即00。

  注:①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题,明确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

  ②求带分数的算术平方根,需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根据定义去求解;

  ③0的`算术平方根是0。

  由此例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

  你能求出-1,-36,-100的算术平方根吗?任意一个负数有算术平方根吗?

  归纳: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有1个;0的算术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 即:只有非负数有算术平方根,如果x

  注:22a有意义,那么a0,x0。 a0且0这一点对于初学者不太容易理解,教师不要强求,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慢慢渗透。 例2、 求下列各式的值:

  (1)4 (2)492 (3)(11) (4)62 81

  分析:此题本质还是求几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解:(1)42 (2)497 (3)(11)2211 (4)626 819

  例3、 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⑴3 ⑵4 ⑶(10) ⑷

  22321 610解:(1)因为39,所以3293;

  ⑵因为4648,所以438; 32

  222⑶因为(10)10010,所以(10)10; ⑷因为1111,所以。 103106106103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可进行如下总结:

  1、由323,626,可得a2a(a0)

  222、由(11)11,(10)10,可得a2a(a0)

  教师需强调a0时对两种情况都成立。

  四、随堂练习:

  1、算术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有_____。

  2、求下列各式的值:

  92, 52, (7) 25

  3、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90.0025, 121, 42, ()2,1 216

  4、已知a110,求a2b的值。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呢?

  2、算术平方根的具体意义是怎么样的?

  3、怎样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六、布置作业

  课本第44页习题第1、2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会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初步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消元”。

  3.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与探究精神。

  重点:

  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难点:

  探索如何用代入法将“二元”转化为“一元”的消元过程。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较好的名次,想在全部20场比赛中得到38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

  解:设这个队胜x场,根据题意得

  解得

  x=18

  则 20-x=2

  答:这个队胜18场,负2场。

  新课:

  在上述问题中,我们可以设出两个未知数,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设胜的场数是x,负的场数是y,

  x+y=20

  2x+y=38

  那么怎样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呢?上面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关系?可以发现,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第1个方程x+y=20说明y=20-x,将第2个方程

  2x+y=38的y换为20-x,这个方程就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有两个未知数,如果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我们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就可以先解出一个未知数,然后再设法求另一未知数。这种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想法,叫做消元思想。

  归纳:

  上面的解法,是由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一个方程,将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例1 把下列方程写成用含x的式子表示y的形式:

  (1)2x-y=3 (2)3x+y-1=0

  例2 用代入法解方程组

  x-y=3 ①

  3x-8y=14 ②

  例3 根据市场调查,某种消毒液的大瓶装(500g)和小瓶装(250g)两种产品的销售数量比(按瓶计算)为2:5。某厂每天生产这种消毒液22。5吨,这些消毒液应该分装大、小瓶装两种产品各多少瓶?

  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1)从方程组中选取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把其中的某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

  (2)把(1)中所得的`方程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去一个未知数。

  (3)解所得到的一元一次方程,求得一个未知数的值。

  (4)把所求得的一个未知数的值代入(1)中求得的方程,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从而确定方程组的解。

  作业:

  教科书第98页第3题

  第4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3

  6.3.1实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以及实数的分类;

  ②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在数的开方的基础上引进无理数的概念,并将数从有理数的范围扩充到实数的范围,从而总结出实数的分类,接着把无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从而得到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了解数系扩充体会数系扩充对人类发展的作用;

  ②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能有意识地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

  教学重点:

  ①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

  ②对实数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对无理数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无理数:

  利用计算器把下列有理数3,,34795,,写成小数的形式,它们有什么特征? 58119

  发现上面的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即:33.0,34791,50.5 0.6,5.875,0.858119

  归纳:任何一个有理数(整数或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者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

  反过来,任何有限小数或者无限循环小数也都是有理数。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有很多数的平方根或立方根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把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比如,5,等都是无理数。3.14159265也是无理数。

  二、实数及其分类:

  1、实数的概念: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2、实数的分类:

  按照定义分类如下:

  整数小数)有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实数分数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

  按照正负分类如下:

  正有理数正实数负无理数实数零

  负有理数负实数负无理数

  3、实数与数轴上点的关系:

  我们知道每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物理是合乎是否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吗?

  活动1: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其周长为π,把这个圆放在数轴上,圆从原点沿数轴向右滚动一周,圆上的一点由原点到达另一个点,这个点的.坐标就是π,由此我们把无理数π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了出来。

  活动2:在数轴上,以一个单位长度为边长画一个正方形,则其对角线的长度就是2以原点为圆心,正方形的对角线为半径画弧,与正半轴的交点就表示2,与负半轴的交点就是

  可以把每一个无理数都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数轴上有些点表示无理数。

  归纳:①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即没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

  ②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右边的点所表示的实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实数大。

  三、应用:

  例1、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有哪些? 2。事实上通过这种做法,我们

  2,2,3.14,,0,10.12112111211112,π,(4)2。 3,0.717

  解:无理数有:2,5,π

  2注:①带根号的数不一定是无理数,比如(4),它其实是有理数4;

  ②无限小数不一定是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一定是无理数。

  比如10.12112111211112。

  例2、把无理数5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分析:类比2的表示方法,我们需要构造出长度为的线段,从而以它为半径画弧,与数轴正半轴的交点就表示5。

  解:如图所示,OA2,AB1,

  由勾股定理可知:OB5,以原点O与数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则点C就表示5。

  四、随堂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⑴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⑵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⑶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⑷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所有的点都表示有理数;

  ⑸所有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所有的点都表示实数。

  2、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在相应的集合里:

  有理数集合无理数集合

  22, 3.1415926,7,8,2,0.6,0,,,0.313113111。 73

  3、比较下列各组实数的大小:(1)4,(2)π,3.1416 (3)32,

  五、课堂小结

  1、无理数、实数的意义及实数的分类. 2、实数与数轴的对应关系.

  六、布置作业

  P57习题6.3第1、2、3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掌握幂的乘方法则,并能够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会进行简单的幂的混合运算。

  在推导法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与抽象的能力;在运用法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应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

  让学生通过参与探索过程,培养合作、探索问题的能力,以及质疑、独立思考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幂的乘方法则的运用。

  难点

  幂的乘方法则的推导以及幂的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表示什么意义?表示什么意思呢?

  2.同底数幂乘法法则是什么,它是怎样推导的?

  通过讨论,使学生正确读出式子并理解式子所表达的运算,指出这种式子表达的`是幂的乘方运算,怎样进行幂的乘方运算呢?

  二、新课讲解

  探究新知

  1.思考:

  ①请根据的意义计算出它的结果,并想一想每一步计算的依据是什么?

  ②你能说出、的意义吗?

  ③请你计算、,并想一想每一步计算的依据是什么?

  (鼓励学生站起来回答,培养学生数学表达的能力)

  2.发现:

  ①从上面的计算中你发现了这几道题的运算结果有什么共同之处吗?从中你能发现运算的方法吗?猜一猜的结果是什么?

  ②验证猜想,得出结论

  ===(m,n都是正整数)

  用语言叙述为: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三、典例剖析

  例1计算:

  (1);(2);(3)(m是正整数);(4)(n是正整数)

  要求学生读出式子并按法则运算,提高符号演算的能力。注意(2)应读成a的3次幂的4次方的相反数(或者-1乘以a的3次幂的4次方),强调求相反数是运算的最后一步,训练学生在计算式子前先正确理解式子的良好习惯。

  例2计算:

  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交流,交流时要求学生按照先读式子,再分析式子的步骤给全班同学讲解。重视数学的表达和交流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

  四、课堂练习

  基础练习

  1.填空:

  (1);(2);

  2.下面的计算对不对?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

  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错误,组织学生对错误进行分析,对于第2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导致错误的原因,(1)是混淆了幂的乘法运算,(2)是把两个指数理解成了3的2次方。强调正确记忆法则,仔细分析式子里的运算。

  提高训练:

  3.对比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和幂的乘方法则,你有好的方法来记忆吗?

  引导学生观察两种运算的共同点。幂的这两种运算最终都转化成了对指数的运算,其中幂的乘法转化成了指数的加法,幂的乘方转化成了指数的乘法,初一看两个法则截然不同,但从转化的角度来看,它们又有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将原来的幂的运算降了一级,乘法变了加法,乘方变了乘法。

  4.自编两道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混合运算题,并与同学交流计算过程与结果。

  学生活动后,教师选取编的好的题向全班展示,提高学生的兴趣。

  5.已知,求的值。

  逆向运用幂的运算性质,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由,我们不能求出m,n的值,但我们可以从入手,观察到,从而可以通过整体代入来求解。

  五、小结

  师生共同回顾幂的运算法则,互相交流解答运算题的经验,教师对课堂上学生掌握不够牢固的知识进行辨析、强调与补充,学生也可以谈一谈个人的学习感受。

  六、布置作业

  1.P40第2题

  2.自编两道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混合运算题,并计算。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5

  一、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

  “合作时间”的安排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只有合理的时间安排才能使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不趋于形式,进而收获成效.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来说,学习的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教学内容而定,教师可以把一节课或者几节课的时间用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式探索和相互学习中更深入理解课本知识,或者在课堂内让学生对某个问题进行短时间的辩论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充分的表达,让学生在每次合作学习过程中有充足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发表个人意见以及对问题进行相互讨论.同时,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各小组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课内外的合作延伸,并对部分有学习困难的小组实施及时的帮助.

  二、合理设计问题

  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不应过于简单,简单的问题虽然看起来能使课堂气氛活跃,但时间久了会培养学生的思维惰性,设计的问题应能够促进学生动脑,有利于集体探究、促进合作,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比如在上《三角形中位线》这一课程时,根据学生反馈,像“什么是三角形的`中位线?一个三角形有多少条中位线?中位线和中线有什么区别?如何证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问题的前面部分学生能够很轻松地理解和掌握,但他们对课本上关于这个定理的证明思路及方法是陌生而疑惑的这个时候不需要急着去向学生解释,应该让班上同学提出他们的问题,针对问题的要害来进行适当的点拨,让他们发挥集体智慧再进行讨论,进而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

  三、教师角色扮演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及促进者,甚至是学习合作者,其主要的行为表现就是交流、倾听、分享、办作,他们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同时扮演顾问、权威和同伴三种角色,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通过教师角色的变化实现.教师需要注意每个学生的参与度,根据不同班级和小组的特定情况,教师应当使用恰当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和评价,使各问题的形成和解决过程得到充分的展示,使互动过程达到高效的目的

  四、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恰当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总的评价标准是小组的成就,其表现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①对学生学业方面的进步做出评价;

  ②对小组的工作以及合作情况做出评价.小组评价标准需要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开始的时候就已明确,小组评价标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小组合作任务不同则标准可以不同,要求越具体就越能使学生明确所要达到的目标,越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以下案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案例1

  在“整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了如下评价标准:达标:小组内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良好:组内成员均积极合作、互帮互助,实现了真正的合作.优秀:组内每个成员学会了知识的同时还发展了能力.

  案例2

  老师和同学在二次函数3种表示的教学过程中共同制定标准:a.三人一组,由老师随机抽査.b.由老师决定被抽到小组的哪位成员选择相应表示方式.c.每人用一种表示来轮流完成某一函数的3种表示方式.d.组内成员均表示正确且合理的小组为优秀.由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第一个案例的小组评价分了几个等级,但并没有表述出很强的操作性,真正参与和真正合作的定义不明,缺少具体的行为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会导致偏差的出现.

  五、结束语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要重视小组合作的实效,避免形式主义,并不是场面热闹就能促进学习效率.这种全新的学习和教学方式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得到转变,自身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该方式的推广需要广大教师积极探索、不断创新.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会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 “消元思想”和“化未知数为已知”的化归思想.

  3.通过对方程中未知数特点的观察和分析明,确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主要思路 是 “消元思想”和“化二元为一元”的化归思想.

  教学重难点

  1.熟练的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探索如何用代入法将“二元”转化为“一元”的消元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引入新课

  1.问题1: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较好的名次,想在全部20场比赛中得到38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

  解:设胜场数是x则负的场数是20-x 列方程为:2x+(20-x)=38.解得x=18,则负的场数为

  20-x=20-18=2

  2.问题2:在上述问题中,我们可以设出两个未知数,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若设胜的场数是x,负的场数是y,则

  x+y=20

  2x+y=38

  那么怎样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呢?上面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关系呢?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同一问题分别列出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引导学生对两者关联认识,为后续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作铺垫。

  二、学生探索,尝试解决

  交流问题2:可以发现,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第一个方程x+y=20可的到y=20-x,将第2个方程2x+y=38中y换为20-x,这个方程就化为一元一次方程2x+(20-x)=38.

  归纳:

  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有两个未知数,如果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我们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就可以先解出一个未知数,然后再设法求另一个未知数.这种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思想方法,叫做消元思想.

  归纳小结:上面的解法,是把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一个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 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问题2,引导学生将心中所想显现出来,代入消元法的步骤和功效逐步显现出来。

  三、典例交流,揭示规律

  例1: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x=y+3(1)

  3x-8y=14(2)

  解:把①代入②,得3(y+3)-8y=14,解得y=-1.把y=-1代人①,解得x=2,

  所以这个方程组的解是 x=2,

  y=-1

  思考下列问题

  (1)选择哪个方程代入另一个方程?目的是什么?

  (2)为什么能代入?目的达到了吗?

  (3)只求出 y=-1 ,方程组解完了吗? 把y=-1 代入哪个方程求x的值较简单?

  (4)怎样知道你运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反思:需检验,将 x=2,y=-1分别代入方程①②,看方程的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可以口算,也可以在 草稿纸上验算.【例2】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x-y=3(1)

  3x-8y=14(2)

  思考:

  (1)例1与例2有什么不同?(例1是用①直接代入②的,而例2的两个方程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2)如何变形?(把其中一个方程变形为例1中①的形式.)

  (3)选择哪个方程变形较简单?(方程①中的x的系数为1,故可以将方程①变形得x=3+y.)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完成)

  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1)从方程组中选取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把其中的某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变)

  (2)把(1)中所得的方程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去一个未知数.(代)

  (3)解所得到的一元一次方程,求得一个未知数的值.(求)

  (4)把所求得的'一个未知数的值代入(1)中求得的方程,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从而确定方程组的解.(解)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强利用代入消元法解方程,逐步抽象出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四、变式训练,深化提高

  用代入法解下面方程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演练展示,帮助学生巩固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五、师生共进,反思小结1、本节主要学习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主要的解题思想方法是消元思想。

  3、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需要注意的问题.

  (1)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常选用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变形,这有利于正确、简捷地消元.

  (2)由一个方程变形得到的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必须代入到另一个方程中去,否则会出现一个恒等式.

  (3)方程组解的表示方法,应该用大括号把一对未知数的值连在一起,表示同时成立,不要写成x=?y=?

  六、布置作业:

  习题8.2 1,2题

  七、板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7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的延续与深化。很多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均可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决而得以简化,如:数学课外兴趣小组成员去建设工地参加实践活动,男同学戴白色安全帽,女同学戴红色安全帽,在每个男同学看来,红白安全帽一样多,而在女同学看来,白色安全帽是红色安全帽的2倍,问男女同学各是多少名?——这个问题若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有两种解法:(1)可设男同学x名,则女同学(x—1)名,根据“男同学人数=2(女同学人数—1)”这个等量关系可列方程:x=2×[(x—1)—1];(2)设女同学y名,则男同学2(y—1)名,根据“男同学人数—1=女同学人数”这个等量关系可列方程:2(y—1)—1=y。如此解决问题比较“绕”,数学的特点是“趋简”、“趋明了”,于是促生了“寻找另外的简捷的.办法”的欲望。

  由于本题有两个等量关系:男同学人数=2(女同学人数—1)、男同学人数—1=女同学人数;两个未知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如果设男生x人,女生y人,可以得到两个方程:(1)x—1=y,(2)x=2(y—1),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须寻找满足两个方程的x、y值,于是就延伸到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问题。

  由于学生已经学会了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这个问题,一旦提及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学生自然会隐隐约约地想到它们之间必然存在某种联系,于是引导学生观察、联系、联想,可以“化归”为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这个问题:

  从而实现问题的解决。

  课程结束后,还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升华: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与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有什么特点?学生们经过思考争辩,最终达成如下意见即可视为完成教学任务:(1)列一元一次方程时,需要将其中的一个量用含有另一个量的式子表示出来,也就是说,寻找相等关系容易,列方程要相对困难一些。(2)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只要找出相等关系(2个)设未知数(2个),就可以较容易地列出方程组,所以列方程(组)相对简单,而解方程组要难一些,顺着这种感觉,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如何便捷地解方程组就成为当务之急了。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理解两个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灵活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运算。

  在运用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演算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

  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重点难点

  重点

  完全平方公式的比较和运用

  难点

  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点和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说出完全平方公式的内容及作用。

  2. 计算 ,除了直接用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由于两数差可以转化成两数和,所以还可以用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计算,把“ ”看成加数,按照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计算,结果是一样的。

  教师归纳:当我们对差与和加以区分时,两个公式是有区别的,区别是其结果的中间项一个是“减”一个是“加”,注意到区别有助于计算的准确;另一方面,当我们对差与和不加区分,全部理解成“加项”时,那么两个公式从结构上来看就是一致的了,其结构都是“两项和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它们的积的两倍。”注意到它们的统一性,有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公式特点,提高运算的灵活性。

  我们学习运算,除了要重视结果,还要重视过程,平时注意训练运算方法的多样性,可以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运算过程的合理性和灵活性,从而真正的提高运算能力。

  二、新课讲解

  温故知新

  与 , 与 相等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说理,共同归纳总结出两条判断的思路:

  1.对原式进行运算,利用运算的结果来判断;

  2.不对原式进行运算,只做适当变形后利用整体的方法来判断。

  思考:与 , 与 相等吗?为什么?

  利用整体的方法判断,把 看成一个数,则 是它的`相反数,相反数的奇次方是相反的,所以它们不相等。

  总结归纳得到: ;

  三、典例剖析

  例1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 ; (2)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只要言之成理,只要是自己动脑筋发现的,都要给予肯定,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评价哪种算法最简洁。

  例2计算:

  (1) ; (2) .

  例3 计算:

  (1) ; (2)

  训练学生熟练地、灵活地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运算,进一步渗透整体和转化的思想方法。

  四、课堂练习

  1.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 ; (2) ;

  (3) ; (4)

  2.计算:

  (1) ;(2) .

  3. 计算:

  (1) ; (2)

  学生解答,教师巡视,注意学生的计算过程是否合理,组织学生对错误进行分析和点评。

  五、小结

  师生共同回顾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点,体会公式的作用,交流计算的经验。教师对课堂上学生掌握不够牢固的知识进行辨析、强调与补充,学生也可以谈一谈个人的学习感受。

  六、布置作业

  P50第2(3)、(4),3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9

  1、教学资源分析

  采用多媒体课件,导学案进行教学。

  2、教学内容分析

  在初中阶段,不等式位于一次方程(组)之后,它是进一步探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内容。不等式的研究从最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开始,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相关概念是本章的基础知识。解任何一个代数不等式(组)最终都要化归为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因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是一项基本技能。另外,不等式解集的数轴表示从形的角度描述了不等式的解集,并为解不等式组做了准备。本节内容是进一步学习其他不等式(组)的基础。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解一元一次方程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依据不等式的性质,逐渐将不等式化为x>a或x

  ●重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难点

  不等式性质3在解不等式中的运用是难点

  3、教学目标分析

  ●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其解集。

  3.经历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目标解析

  达到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能说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特征,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

  达到目标2的标志是:学生能通过类比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获得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思路,即依据不等式的性质,将一元一次不等式逐步化简为x>a或x

  达到目标3的标志是: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后积极参与学习中去,在轻松,没有负担在氛围中完成对新知的学习。

  4、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不等式的解和解集的意义,了解不等式解集的数轴表示方法,能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对不等式进行简单变形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的。现在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本节的学习中我以问题串的形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对比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内容,尤其是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比较,有利于对新知识的掌握,同时培养了学生类比的学习方法。

  5、教学过程设计

  <一>、问题导入,探索新知1

  问题1:举出一元一次方程的例子?

  【设计意图】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便于对比探索一元一次不等式概念。这不仅有助于对旧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类比和探究能力。

  问题2:

  将学生举出的一元一次方程中的等号改写成不等号。请学生观察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通过以上问题归纳得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只含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设计意图】问题2采用自主发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众多的不等式中,通过归纳其共同特点,得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培养了学生观察、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

  问题3:学生举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例子,学生判断。

  师: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是一元一次不等式?

  ①②③④⑤

  ⑥

  【设计意图】此题让学生运用概念识别一元一次不等式,考察学生是否达成教学目标1。

  <二>、探索新知2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解不等式的目的,就是将不等式变形成x>a或x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不管一元一次不等式有多复杂,最终都可以转化为x>a或x

  师:那怎么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呢?有具体的解法吗?请看下题

  (1)解方程解不等式

  2(1+x)=3 (1) 2(1+x)<3>

  学生回答不等式含有分母

  师:怎样变形使不等式不含分母?

  师生共同去分母解(2)题

  师:通过(1)、(2)题的学习你有什么发现?

  生: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题步骤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步骤相同,都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师:在解(1)和(2)题的过程中注意些什么?

  生:系数化为1时,注意未知数系数的符号,未知数的系数是正数,则不等号的方向不变,若未知数的系数是负数,则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已经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情况,学生主动地参“探究——讨论——交流——总结”等数学活动,把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进行了对比,实现了知识的自然迁移,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新知识,理解并掌握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教学重点得以基本达成,教学难点也取得相应突破。

  练习小明解不等式的过程如下,请找出错误之处,并说明错误的原因。

  解:2x-2+2<3x>

  2x-3x<-2+2

  -x<0>

  本节课你学会了些什么?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再次回顾本节课。

  <四>布置作业

  教科书习题9.2第1,2,3,题

  <五>目标检测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6、教学评价的设计

  本节课主要以问题串的形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任务明确。教师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灰渗透了类别的学习思想,这使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利用正迁移,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了对新知的学习。课上回答的问题及解题在正确率以小组的得分的形式计入到小组教学成绩日常评比中。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10

  一、打破传统模式,构建思维型课堂

  初中阶段是学生情感意识建立的关键时期,而学生对于教师的良好感情则是课堂互动的基础。教师在教课过程中应该避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因为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使学生增加对教师的依赖感,降低了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在课堂上,教师应当加强与学生互动,适当地增加问题的提问。另外,教师在教学时应当结合实际,问题的设置要尽量贴近中学生的兴趣爱好,打破原来枯燥的说教方式。只有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起了良好的情感交流平台,学生才能对课堂感兴趣,才能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

  二、在解题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

  (一)加强审题能力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个步骤,而细看当今中学生的答题试卷便可发现,因为审题出错的.题目比比皆是,所以提高审题能力是解题的关键步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意识,如可以让学生在读题时用笔标出关键条件,也可以让学生小声朗读题目。这都有助于学生对于题目的理解。

  (二)设置思维型问题,给学生留下想象空间

  无论是课堂例题的设置还是课后练习题的设置,都需要教师动脑筋,教师要用贴近学生生活的题目去吸引学生,并使之从中得到练习,加强对知识的巩固。思维发散的题目对于学生各项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很有益的。且这类题目一般形式新颖,学生对于它们的印象比较深刻,从而有利于学生对此类知识的吸收。例如,现有含盐15%的盐水200克,含盐40%的盐水150克,另有足够的盐和水,要配置成含盐20%的盐水300克。

  1.如果要求是使用现有的盐水,但尽可能地少使用盐和水,应该怎样设计配置方案?

  2.你还有其他的配置方案吗?这一类的题目就是一种思维发散的题目,第一问更多地给予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能使他们利用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展开想象,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最终求得合理的配置方案。而第二问则在第一题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学生可以相互展开讨论,培养自己的求异意识。这样,在整个解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三)培养对错题的反思意识

  对于错题的整理与反思是纠正错误、加深印象和提高成绩最有效的办法。而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对于这方面的内容做得还不够好。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对错题反思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做硬性的要求,使学生在不断地总结与反思的过程中去发散思维,得到新的启示。

  学生可能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如在做一道题时,反复思考都得不到答案,但是一经别人的提点或者一看答案解析,就立马想到了做法,实际上这还是因为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不牢固。因此,学生要培养错题反思、整理的意识,在了解标准答案的同时还要对自己不熟悉的知识进行着重的记忆,在造成解题障碍的环节上多下功夫。另外,学生在整理错题的过程中往往能收获新的解题方式,或者能对题目有更深的理解,这些都是思维锻炼的方式。

  三、结语

  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应当将知识准确地传达给学生;另一方面,也应当注重学生对于学习方法方式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锻炼。数学的学习是一个有趣灵活的过程。在数学课堂中,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的可能性将更大。因此,教师一定要抓住初中生这一时期的特点,构建思维型和情感型课堂,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得到能力的提升,最终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会进行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

  理解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算理,体会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的作用和转化的数学思想。

  在探索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过程中,体会利用乘法分配律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的数学思想。

  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及其运用

  难点

  灵活地运用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计算单项式乘单项式时,要把系数和同底数幂分别相乘,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体现了怎样的数学思想?

  2. 你能用字母表示乘法的分配律吗?

  3. 类似的,对于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比如

  你能将它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单项式乘单项式来计算吗?

  二、新课讲解

  探究新知

  1.怎样计算 ?

  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想到运用乘法分配律将问题进行转化:

  教师指出,可以把单项式看成一个数,把多项式看成3个数的和。

  2. 下面的运算该如何转化成单项式乘单项式呢?请你试一试:

  (1) ;(2)

  利用变式,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学生互相交流后,教师板书,强调转化的过程中要把一个项(包括项前的符号)整个的看成一个数,这样能避免符号错误。

  3. 你能根据上面的运算,用文字叙述一下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方法吗?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上面的运算过程,然后师生共同总结: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单项式成多项式中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通过乘法分配律,把单项式乘多项式转化成已经解决了的单项式乘单项式问题,这里体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典例剖析

  例1. 计算:

  (1) ; (2)

  学生解答各题,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学生解题中存在的共同错误并点评,注意强调:

  单项式乘以多项式要特别重视转化的过程,初学时这一步不要省略,以后熟练了可以逐步省略。

  例2 求 的值,其中

  提问学生,可以直接把 带进式子运算吗?如果觉得运算很繁琐,你有其它的建议吗?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后,让学生尝试解答,之后教师板书示范,共同总结出方法:

  计算代数式的值的一般步骤是先化简,再求值。

  四、课堂练习

  基础练习:

  1.计算:

  (1) ; (2) ;

  (3) ; (4)

  2.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的错误,组织学生对错误进行分析,切实夯实基本运算能力。

  提高练习

  3.已知 ,求代数式 的值。

  4.已知 ,求 的值。

  让学生自己分析,相互讨论,丰富解决数学问题的经验。

  五、小结

  师生共同回顾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所起的作用,交流解答运算题的经验。教师对课堂上学生掌握不够牢固的知识进行辨析、强调与补充,学生也可以谈一谈个人的学习感受。

  六、布置作业

  P41 第7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12

  学习目标:

  了解平移的概念,会进 行点的平移,理解平移的性质,能解决简单的平移问题

  重点:

  平移的概念和作图方法。

  难点:

  平移的作图。

  一、预习导学

  预习课本P27—P29,并完成以下练习

  1、观察上面图形,我们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局部和其他部分重复,如果给你一个局部,你能复制他们吗?

  2如何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出一排形状和大小如图的雪人?

  2、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___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改变的是图形的_____。平移不改变图形的____和____。

  3、图形的平移是由_____和_____决定的。

  4、经过平移所得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对应线段_______,对应角____,对应点所连的线段____。

  5、如图1,△ABC平移到△DEF,图中相等的线段有_____________,相等的角有____________,平行的线段有______________。

  6、把一个△ABC沿东南方向平移3cm,则AB边上的中点P沿___方向平移了 __cm。

  7、如图,△ABC是由四个形状大小相同的三角形拼成的,则可以看成是△ADF平移得到的小三角形是___________。

  8、如图,△DEF是由△ABC先向右平移__格,再向___平移___格而得到的。

  11、如图,有一条小船,若把小船平移,使点A平移到点B,请你在图中画出平移后的小船。

  12、如图,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运动到A`,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

  二、课堂学习研讨

  (一)平移的概念

  1、一个图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2、下列各组图形中,可以经过平移变换由一个图形得到另一个图形的是( )

  3、如图,O是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下列图形中可由△OBC平移得到的是( )

  A △OCD B △OAB

  C △OAF D △OEF

  (二)平移的性质

  1、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_____、______完全相同,新图形中的每一个点,都是由____________ _______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______且________或__________,对应角_______。

  2、如图,将梯形ABCD的腰AB沿AD平移,平移长度等于AD的长,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B∥DE且AB=DE B ∠DEC=∠B

  C AD∥EC且AD=EC D BC=AD+EC

  3、△ABC沿B C的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1)若∠B=260,∠F=740,则∠1=_______,∠2=______,∠A=_______,∠D=______

  (2)若AB=4c m,AC=5cm,BC=4。5 cm,EC=3。5cm,则平移的距离等于________,DF=_______,CF=_________。

  ( 三)平移作图

  1、△ABC在网格中如图所示,请根据下列提示作图

  (1)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

  (2) 再向右移3个单位长度。

  2、已知三角形ABC、点D,D为A的对应点。过点D作三角形ABC平移后的 图形。

  三、随堂小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 )

  2、如图所示,△FDE经过怎样的平 移可得到△ABC。( )

  A、沿射线EC的方向移动DB长;

  B、B沿射线EC的方向移动CD长

  C、沿射线BD的'方向移动BD长;

  D、D。沿射线BD的方向移动DC长

  3、下列四组图形中,有一组中的两个图形经过平移其中一个能得到另一个,这组图形是( )

  4、如图所示,△DEF经过平移可以得到△ABC,那么∠C

  的对应角和ED的对应边分别是( )

  A、∠F,AC B。∠BOD,BA; C。∠F,BA D。∠BOD,AC

  5、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线段( )

  A、互相平行且相等; B。互相垂直且相等 C。互相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二)填空题

  1、在平移 过程中,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________和_________都相同,因此对应线段和对应角都________。

  2、如图所示,平移△ABC可得到△DEF,如果∠A=50°,∠C=60°, 那么∠E=____度,∠EDF=_______度,∠F=______度,∠DOB=_______度。

  (三)解答题

  1、如图所示,将△ABC平移,可以得到△DEF,点B的对应点为点E,请画出点A的对应点D、点C的对应点F的位置。

  2、如图所示,请将图中的“蘑菇”向左平移6个格,再向下平移2个格。

  3、如图所示,画出平行四边形ABCD向上平移1厘米后的图形。

  4、如图,将△ABC沿水平方向平移3cm。

  5、直角△ABC中,AC=3c m,BC=4cm,AB=5cm,将△ABC沿CB方向平移3cm,则边AB所经过的平面面积为____cm2。

  6、一个长方形竹园长20米,宽12米,竹园有一条横向宽度都为 1。5米的小径(如图)。你能求出这个竹园中竹子的种植面积吗(除去小径的面积)?请说明理由。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08-27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07-24

七年级下册伤仲永教学设计11-26

数学教学设计05-26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06-14

【合集】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07-25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2-13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05-22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7-05

数学教学设计(精华)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