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网>实用文>工作计划>科普工作计划

科普工作计划

时间:2024-05-27 13:01:15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科普工作计划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计划吧。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普工作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科普工作计划

科普工作计划1

  为充分调动全社会深入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开展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领激发广大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0xx年,中国科协、财政部在全国启动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该计划由“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和“社区科普益民计划”两个子计划构成。奖补标准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科普示范社区各20万元,农村科普带头人5万元,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50万元。

  为加强对评审推荐工作的领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协、财政厅成立了20xx年全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推荐评审工作领导小组和推荐工作评审组,由自治区科协、财政厅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有关单位部门专家组成,下设评审工作办公室,设在自治区科协科普部。

  推荐评审工作组依据中国科协、财政部《“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试行)》,从各地州市推荐上报的107份申报材料中,评选出32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18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16名农村科普带头人、1个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15个科普示范社区。评审结果将在自治区科协网上公示,公示期满后再推荐到中国科协、财政部参加国家评选。

科普工作计划2

  20xx年科普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科普惠农、科普惠民行动计划为第一要务,团结和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广泛开展科技抗灾救灾和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活动,为提高我市公众科学素质,夺取抗灾救灾新胜利,开创我市科普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科普工作计划。

  (一)履行纲要办职责,抓好《纲要》落实

  1、协调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抓好“四个重点人群”、“四项基础工程”等9个方案的完善和落实。

  2、适时召开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推动科学素质工作深入发展。

  3、开展调查研究,收集信息,办好工作简报,促进工作交流,工作计划《科普工作计划》。

  4、进一步强化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职能,做好对区县(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的督查工作,促进区县(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工作的落实。

  5、进一步整合社会科普资源,结合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组织开展好“全国科普日”等一系列活动。

  (二)抓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组织实施“科普惠农乡村行动计划(20xx-20xx年)”,年内全市60%以上的乡镇和40%以上的村达到“四个一”建设的要求。

  2、3月底前完成对安化县“科普示范县”的.复查工作。

  3、继续深化科普示范的创建工作。年内完成一批“科普示范村”的申报和验收评比工作。

  4、组织开展科技抗灾救灾工作。认真完成市委、市政府“五下乡”春节慰问活动。年内联合有关区县(市)科协开展2-3次送科技下乡活动。

  5、继续做好市级科技示范户、科普示范基地、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联络管理工作。

  6、认真做好“科普惠农兴村”项目的评选、推荐工作,加强对已获资助项目的督促检查。

  7、组织对沅江市珍珠产业协会、南县洞庭草龟生态养殖示范基地、桃江县练佑明授牌。

  (三)抓好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促进社区建设

  1、按照省科协、省文明办《科普惠民社区行动计划20xx-20xx年》的要求,加强社区“四个一”建设。年内力争60%的社区达到“四个一”建设的要求。

  2、继续抓好科普示范社区和科普文明大院的创建工作。

  3、利用“全国科普日”和各种科技纪念活动,开展经常性的科普教育进社区活动。

  (四)抓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

  1、组织举办第xx届益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积极组队参加第xx届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2、组织参加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

  3、开展经常性的青少年科技传播活动。

  (五)抓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行动

  突出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能力。

科普工作计划3

  20xx年鼓楼区社区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和广大社区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紧密围绕社区党委和居委会的中心工作,以“创省级科普示范社区”为目标,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目的,结合社区实际情况,根据社区内不同人群的需求,普及科学知识,努力营造社区良好的科普氛围,从而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以提升广大居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为了在新的一年里,我社区的科普工作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现制定20xx年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健全组织网络,夯实科普工作基础;社区将在08年创建“市级科普示范社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科普组织网络。进一步完善科普工作领导小组,继续以社区主任牵头总负责、社区其他干部成员共同参与实施的科普工作机制;进一步充实壮大“科普志愿者服务队伍”,以科普志愿者带动周边社区群众树立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决心与信心;并依托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及共建单位,由社区牵头组织邀请卫生、文化、科技、教育等多方面专家、学者,深入到社区及社区居民家中开展多样、生动活泼的科普文化宣传及文娱活动。

  二、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营造浓郁的科学文化氛围;社区以活动室为社区活动主阵地,以文化宣传栏、宣传橱窗、黑板墙报、科普画廊等作为辖区宣传载体,在辖区内各居民楼道广泛张贴科普知识宣传海报,架设宣传横幅,定期组织科普志愿者上门宣传讲解家居实用“科学小秘密”,在全社区营造科普宣传的浓郁氛围。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提升辖区整体科普水平;1月份结合冬季特点,开展防火防盗的普及宣传;

  2月份结合春节特点,开展宣传烟花爆竹禁放工作;

  3月份结合综治宣传月和“3.15”消费者活动日,开展法律咨询服务;

  4月份结合计划生育的特点,开展优生优育科普知识宣传;

  5月份结合“五.一”劳动节的'特点,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活动;

  6月份结合“六.一”儿童节特点,开展青少年科普知识讲座;

  7月份结合党的生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8月份结合“八.一”建军节,开展国防知识讲座;

  9月份开展食品卫生知识宣传活动;

  10月份结合国庆节及九九重阳节,开展爱国主义的教育和尊老爱幼品德教育;

  11月份开展“生活小窍门”知识讲座;

  12月份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宣传及禁毒知识讲座;

  20xx年,我社区将继续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发挥社区的最大优势职能,为促进社区居民科学意识的进一步提升,争创“省级科普示范社区”继续迈进!

科普工作计划4

  一、面向公众开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活动,突出主题。

  倡导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风尚,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主题是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大力宣传普及能源、环境方面的科学知识。完善能源、环境管理的政策法规,为构建和谐打下基础。

  尤其是要利用“世界人口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卫生日”世界地球日”无车日”世界知识产权日”世界读书日”等节日,组织开展“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社会”经常性科普宣传活动。开展各类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宣传活动

  组织开展好第七届科技活动周和年全国科普日大型科普宣传活动。

  确保创建成功。同时,认真抓好全国科普示范区的创建工作。以开展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为契机,认真领会、全面把握《纲要》精神实质和工作要点,扎扎实实地贯彻实施《纲要》努力提高全面科学素养。区创建办、各创建成员单位)

  二、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抓住关键。

  一)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积极参与第七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第二届未来杯全国中学生创意设计竞赛赛区竞赛。区教委、区科协、区科委、团区委、区文广新局)认真组织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模型大赛等科技实践活动。

  推动学校科学教育的发展,制定《区青少年科技素质建设实施意见》开展科技特色学校创建活动。提高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科学教育的质量。组建区青少年科技教育专家辅导团,开展科技工作者与中小学生“大手拉小手”活动。区教委、区科协、区科委)

  宣传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充分发挥各类家长学校作用。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免费咨询热线工作,继续开展“12355青少年维权和心理健康咨询热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疏导未成年人心理障碍,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区妇联、团区委、区教委、区委宣传部)

  二)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大力推进新型农民科技、绿色证书、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深入开展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实用技术培训。开展乡镇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区委组织部、区农委、区科委、区科协、区人事局)

  深入实施“十百千科技人才下农村行动”和“科技入户惠农兴村”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双学双比”等活动。区委宣传部、区农委、区卫生局、区人事局、区文广新局、区科委、团区委、区科协、区妇联)

  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区科协、区科委、区农委)深化科普示范镇(街道)科普示范村(社区)家庭(户)创建活动。

  继续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区科协、区财政局)

  加强与高校之间的合作,发挥高校智力资源优势。培养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区农委、区教委)

  三)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

  开展科技知识专题讲座,结合产业发展重点。积极宣传普及节能降耗减排和清洁生产等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推动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节能降耗工作,促进企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区经委、区环保局、区交通局、区建委、区商委)

  积极开展职工技能培训、业务知识培训和继续教育等活动,组织企业职工学习现代科技知识。提高职工队伍的科学素质。区经委、区总工会、区妇联)

  促进社区科普工作的发展。区民政局、团区委、区委宣传部、区科协、区科委)大力开展“科普文明社区”青年文明号”等系列创建活动。

  加强技能人才培训。参与实施“企业蓝领紧缺人才培训计划”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百万农民工技能登高计划”下岗失业人员技能再就业计划”能力促创业计划”和“技能岗位对接行动”区劳动保障局、区总工会、区人事局)认真落实市劳动保障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抓好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

  举办“年区职业技能大赛”区劳动保障局、区总工会、区经委、区教委)5.组织开展技术比武活动。

  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普及社会科学及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区委宣传部、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局、区环保局、区经委、区科委、区科协)区级机关举办24次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普知识讲座。

  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工作有关的教材和课程建设,把科学素质内容列入干部教育计划。提高全区公务员队伍科学素质水平。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增加科学素质方面的考核内容。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局、区委党校)

  积极配合市级相关部门组织编印《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读本》区委党校、区委组织部、区科委、区科协、区人事局)3.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状况调查。

  三、提升科普工作水平,加强基础工程建设。

  一)开设科普宣传专栏、专题节目,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科普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新局、区信息中心)

  二)加强科普图书、期刊、挂图、音像制品等的购买、订阅、发行工作。区科协、区委组织部、宣传部、区文广新局、区农委、区环保局、区卫生局、区科委、区安监局、区质监局)

  三)推进自然博物馆建设前期工作。区文广新局、区计委、区科协、区科委)抓好科普基础设施建设。

  力争新建12个市级科普教育基地;指导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普活动。区科协、区科委、区教委、区农委、团区委、区委宣传部)四)继续开展科普教育基地的申报和命名工作。

  五)完善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培育15所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区教委、区科协、区科委、团区委、区委宣传部)

  六)推动“一站一栏一员”农民科技书屋建设,加强基层科普设施建设。力争培育3个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区科协、区科委、区农委、区委宣传部)

  七)搭建好大型社科普及活动平台,启动区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基地建设工作。组织开展社科普及活动,全面开展“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新局、区科协、区科委、区农委)

  四、加大投入,完善政策。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提供保障

  积极配合市相关部门开展科普立法调研、修改和论证工作。区科委、区科协、区人大教科文卫工委、法工委)

科普工作计划5

  一、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1.主要任务:

  通过宣传科学发展观,使未成年人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科技竞赛和社会实践,增强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交流合作、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20xx年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1)规范青少年科技教育课程,加大对青少年的科技教育力度,受众人数为l0000人。牵头部门:市教育局;参与部门:市文明办、市科协、市妇联、团市委。

  (2)组织各中小学校举办科技节,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思想,受众人数为l0000人。牵头部门:市教育局;参与部门:市科协。

  (3)组织全市青少年参加由省教育厅、省科协批准立项的金钥匙科技竞赛、科技创新大赛、科技模型竞赛、英特尔求知计划、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机器人竞赛、电脑制作等活动,受众人数为50000人。牵头部门: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参与部门:市文明办、市科技局、市科协等。

  (4)对科技辅导员进行业务培训,并开展中小学科技辅导员科技论文评比活动,进一步提高科技辅导能力,受众人数为100人。牵头部门:市教育局;参与部门:市科协。

  (5)评选市中小学优秀科技辅导员和科技小能手,受众人数分别为30人。牵头部门:市教育局;参与部门:市科协。

  (6)评选市科技教育先进(示范)学校,推荐优秀学校参加省科技教育特色学校评比。牵头部门:市教育局、市科协;参与部门:市科技局。

  (7)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牵头部门:市科协;参与部门:市教育局。

  (8)丰富“快乐科学校园行”活动内容,培植青少年科普报告主讲人队伍,帮助基层中小学校开展科技活动。牵头部门:市科协;参与部门:市教育局。

  (9)加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对中小学校周边文化市场进行治理,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牵头部门:市文化局;参与部门:市教育局等。

  (10)组织开展“我们爱科学”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受众人数为30000人。牵头部门:团市委。

  (11)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技传播力度,通过科普作品进行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教育。牵头部门:市委宣传部、市广电局;参与部门:市文化局、教育局、市科协。

  (12)在未成年人中开展“儿童快乐读书”、“快乐父母沙龙”等寓教于乐的快乐系列活动。牵头部门:市妇联。

  二、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1.主要任务: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激发广大农民参与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增强科技意识,提高获取科技知识与信息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并将推广实用技术与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结合起来,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擅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的能力。促进在广大农村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

  2.20xx年农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13)组织实施新一轮“百千万科技兴农富民工程”,争取对省市县级重点项目扶持,并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新模式,发挥重点项目在科技兴农富民中的引领作用。牵头部门:市科协;参与部门:市委组织部、市农林局。

  (14)在全市村党组织和党员中广泛开展以提升科技文化素质、提升发展致富能力和集体增资产、农民增收入、班子增活力为主要内容的“两提三增”活动,全年培训农村党员干部和劳动力不少于6万人次,“双强”型村书记、村干部和农村中青年党员的比例分别达到90%、70%和50%左右,农村劳动力普遍掌握1-2门先进实用技术,并有3万人达到农民技术员及以上职业资格水平。牵头部门:市委组织部。

  (15)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新增入户农户数为20xx户。牵头部门:市农林局。

  (16)继续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0000人、开展农民创业培训l000人。牵头部门:市农林局。

  (17)开展农产品经纪人培训工作,受众人数300人。牵头部门:市供销社。

  (18)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的能力,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10000人。牵头部门:市劳动局。

  (19)积极发挥全民科学素质教育讲师团的作用,组织举办高效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现场会。受众农户20xx户。牵头部门:市科协;参与部门:相关成员单位、市老专家协会等。

  (20)组织开展好“三下乡”活动,受众人数6000人。牵头部门:市委宣传部;参与部门:市级机关有关部门。

  (21)继续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星火计划”培训,受众人数8000人。牵头部门:市科技局;

  (22)加大重点技术推广力度,促进现代生态农村发展。根据实际,因地制宜推广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受众人数3000人。开展机插秧和秸秆还田技术培训,加快秸秆机械化还田及水稻机插秧集成技术推广,加速水稻生产机械化进程,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增产增收,受众人数l000人。牵头部门:市农机局。

  (23)强化信息系统的服务指导,做大做强农机跨区作业。通过培训发放《跨区作业证》、《跨区作业信息手册》、设立跨区作业接待站等措施,为跨出、跨进机手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受众人数20xx人。牵头部门:市农机局。

  (24)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积极指导、大力扶持水稻生产服务合作社、跨区作业协会等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走规范化发展的道路,受众人数1000人。牵头部门:市农机局。

  (25)推广农业科技创业项目,培植致富农民的科技增长点,受众人数3000人。牵头部门:团市委。

  (26)组织实施“巾帼惠农阳光工程”,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培育600名新型女农民。牵头部门:市妇联。

  (27)开展葡萄、桃、梨、大棚草莓、越冬蔬菜、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等的栽培技术培训,组织送科技下乡2次,受众人数1500人。牵头部门:市农林局。

  三、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

  1、主要任务:

  围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求,以学习能力、职业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提高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倡导和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能降耗、安全生产、健康生活等观念和知识,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要求。

  2、20xx年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28)组织开展“千百亿工程”、软件产业等人才培训活动,加快培养我市重点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建立稳定的人才资源“蓄水池”,使我市人才队伍的规模、结构和水平能适应跨越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为企业发展培养实用人才。培训人数为600人。牵头部门:市人事局、市劳动局。

  (29)开展民营二代企业家培养工程。进一步创新理念,突出重点,切实增强他们的企业传承发展本领。牵头部门: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

  (30)组织开展“十万职工大练兵,百个工种万名职工技能提升”活动,受众人数30000人。牵头部门:市总工会;参与部门:市劳动局。

  (31)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全年共培养1000名高技能人才,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到500人,高级工10000人。牵头部门:市劳动局。

  (32)进行职业技能鉴定6000人,发放职业资格证书8000人。牵头部门:市劳动局。

  (33)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创业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全年就业再就业培训10000人,创业培训20xx人,科技知识培训100人。牵头部门:市劳动局;参与部门:市科技局

  (34)对广大市民进行建筑节能、给排水等科普知识宣传,倡导低碳经济。牵头部门:市建设局。

  (35)开展医疗科普宣传、健康咨询等活动,组织开展糖尿病、高血压、传染病等常见疾病讲座,受众人数4000余人次。牵头部门:市卫生局;参与部门:市人医、二院、中医院等。

  (36)组织开展“六·五”世界环境日系列宣传活动。牵头部门:市环保局。

  (37)组织开展信息化等方面知识培训,受众人数为80人。牵头部门:市科技局。

  (38)举办企业青工“五小”科技评选活动,受众人数3000人。牵头部门:团市委。

  (39)提高妇女法律素质,围绕“3.8”维权周开展普法宣传、禁毒宣传、帮教等活动。牵头部门:市妇联。

  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1、主要任务:

  面向领导干部突出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增强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科学决策的能力。通过提高公务员自身科学素质,增强科学管理的能力。

  2、20xx年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40)深入开展科级以下公务员能力建设培训。培训人数为全体公务员。重点推进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继续教育,参训学员突破5000人次。牵头部门:人事局。

  (41)举办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培训,受众人数l50人。牵头部门:市科技局;参与部门:市委组织部。

  五、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建设行动

  1、主要任务:

  加强专家库和讲师团队伍的建设与管理,组织和动员他们为不同人群提供科普服务。采取多种途径,建立中小学专兼职科技辅导员队伍。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科学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强科学教育研究,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加强各类科学教育的教材建设,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编写先进实用技术、职业技能、现代科技知识等为主要内容的教材,开发制作适合我市的实用技术推广的电教片等。不断加强中小学校科学教育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科学教育和培训,构建不同职业、不同工种、布局合理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2、20xx年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建设行动计划:

  (42)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为重点内容,组织举办市第二十二届科普宣传周活动。牵头部门:市科协;参与部门:科普周成员单位。

  (43)精心组织20xx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打造工作亮点。牵头部门:市科协;参与部门:相关成员单位。

  (44)开展环保宣传走进村镇和社区活动,开展送环保书籍进社区、村镇活动,每年给社区和村镇各送200本环保图书。牵头部门:市环保局;

  (45)通过展览、讲座、咨询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节能减排科普行动。牵头部门:市科协;参与部门:市环保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等。

  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建设行动

  1、主要任务:

  加大科普资源开发力度,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科普资源开发。通过评奖、作品征集等方式,调动科技工作者科普创作的积极性,推动科普、科技、教育、传媒界的有效合作,促进我市科普创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科普资源共享,组织编制简明生动的科普资料、拍摄科教片。

  2、20xx年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建设行动计划:

  (46)完成桃、梨、葡萄等高效栽培技术科教片的制作和发放工作。牵头部门:市科协、市委组织部、市广电局;参与部门:市农林局。

  (47)充分利用“86181199”科普惠农一卡通为农民提供实时技术服务,开展农业科技专家与高效农业基地挂钩接对。牵头部门:市科协。

  七、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工程建设行动

  1、主要任务:

  加大各类媒体的科技传播力度,争取开辟电视科普专题节目和报纸科普专栏。增加科普网站和门户网站的科技专栏内容与版面,并努力打造科技传播媒体品牌。鼓励和推动经营性科普文化产业发展。建立科普应急机制,提高各类媒体对于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2、20xx年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工程建设行动计划:

  (48)在居委会安装电子显示屏播放科普光盘。牵头部门:市科协;参与部门:云阳镇。

  (49)以科普宣传车为载体,组织开展科普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军营等活动。牵头部门:市科协。

  (50)认真办好每周一次的“科普大篷车”电视栏目。牵头部门:市广电局、市科协。

  (51)在电视台、人民广播电台开设《田野风》专栏、在日报开辟《一周农事》、《植保信息》专栏;制作生态市专题电视片,增加科技节目的播出时间,科普类公益广告。牵头部门:市委宣传部;参与部门:市广电局、日报社。

  (52)进一步增加公众科技网的容量,充实科普内容,增强网络的互动性。牵头部门:市科协。

  八、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行动

  1、主要任务:

  统筹规划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和运行经费的公共投入。在城乡社区建设一批科普画廊、科普活动室、运用网络进行远程科普宣传教育的终端设备等设施,努力争取将科普画廊建设纳入居民小区建设规划的审批内容。加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设立公众开放日、科普接待日,向公众开放实验室、陈列室、研发机构和生产车间等场地设施,为广大农村、城市社区、学校等提供科普服务。

  2、20xx年全民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行动计划:

  (53)加大科普经费投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的科普经费增长机制。牵头部门:市财政局。

  (54)建立科普惠农服务站,进一步发挥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和带头人在示范引导、辐射带动、技术推广和科学普及中的作用。牵头部门:市科协。

  (55)完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的教育课件,加大对实用技术的培训力度。牵头部门:市委组织部。

  (56)加强城市社区科普画廊、科普活动室和农村“一站一员一栏”管理,定期更换科普画廊内容,充分利用街道、社区乡

  镇文化站等场所,开展科普宣传活动,试点并推广建设电子科普

  站。牵头部门:市科协。

  九、行政法规、队伍建设与监测评估工作

  1、主要任务:

  完善有关政策法规,在有关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的政策法规中体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制定专项表彰激励政策,定期表彰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做出优异成绩的集体和个人。通过培养专业化人才,发掘兼职人才,建立志愿者队伍、专家库和讲师团,加强理论研究,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建立我市公民科学素质状况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的监测指标体系,并纳入社会发展指标体系。

  2、20xx年行政法规、队伍建设与监测评估工作行动计划:

  (57)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纳入《市十二五规划》;继续纳入对辖市、区(局)党政领导科技与人才目标考核指标体系,优化考核内容。牵头部门: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参与部门:市科技局。

  (58)发挥全民科学素质教育讲师团、党员教育讲师团、大学生村官科普员的作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全民科学素质教育活动。牵头部门:市委组织部、市科协;参与部门: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59)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和建设,发挥他们在科学素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牵头部门:市科协;参与部门: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科普工作计划6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市区教育科研工作会议精神,增强科研工作的实效性,努力探索出一条教学、科研、培训三位一体的新模式,将教育科研寓各项活动之中、各项工作之中,切实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促进广大教师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和成长的职业生活方式。

  二、工作目标及措施:

  (一)工作目标

  1、做好“十一五”课题实施及课阶段性总结工作;

  2、进一步深化校本研究工作;

  3、培养科研骨干市级1名、区级4名、校级5名;

  4、实验教师能独立撰写实验计划、实验报告和教学案例;

  5、出一本科研成果集。

  (二)工作措施:

  1、完善《公滨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评选奖励办法》,定期组织教育科研成果评选,奖励科研成果。将教师承担科研课题以及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作为教师个人评优、晋级的必备条件。

  2、搞好课题管理和科研档案管理,注重对研究过程的管理,科

  研小组经常监督检查、指导服务,明确分工,指派专人负责课题管理和科研档案管理。

  3、组建科研团队引领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微观研究。

  4、启动实施课题研究责任制、课题研究活动制度,增强领导及实验教师的责任感,形成研究习惯。

  5、依据“专家引路、骨干带头、全员参加”的培训模式,大力

  普及推广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科研方法。

  6、继续实施校内科研骨干认定制度,实行校、区、市逐级推荐政策。

  7、加大我校教育科研宣传力度。及时与上下级传递最新信息。

  三、具体安排:

  三月:召开教育科研工作会议宣读修改后的科研奖励办法

  实验教师确定本年度的研究主题,开学初交研究计划,学期末交研究总结每学期上交两份课题研究方面的'教育案例和六篇教学反思组建科研团队对教师进行科普知识的培训

  四月:实验教师隔周开展一次研讨活动

  五月:聘请专家指导讲座

  六月:科研骨干教师的评选工作各级论文的评审申报工作

  七月:科研成果评选(课题校本)

科普工作计划7

  本年度,我校将进一步加强科普教育,以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为内容,以青少年科普创新活动为重点,以提高学校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整体素质为目的,在全面普及的基础上,抓提高上水平,使我校科普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加强科普教育管理,使科普教育规范化

  1.健全机构,强化领导

  我校继续坚持由校长亲自分管教务处负责协调的科普工作制度,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对科普教育的领导工作。组织信息技术、美术科组、物理科组等学科组老师参与到科普教育工作,充实科技辅导员队伍,提高科技辅导的水平,对科技辅导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进行集体攻关。

  2.加强组织和辅导,提高竞技水平。

  学校制订详实的科普活动方案和科技教育计划,班主任老师兼任班级科普辅导员,认真组织日常的科普活动,同时依托学科,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在课堂上增加科技含量,强化科普实践能力,尤其是计算机、综合实践活动等科目中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层层落实,定期检查、评比与奖励,在全校形成浓厚的科普氛围。

  本年度我校将在积极开展科普教育的基础上切实抓好科技竞赛,积极鼓励支持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使学校科普竞赛水平再创新高。

  3.鼓励学习,支持研训

  去年,我校争取名额,派出两名教师参加市科技教师培训。今年,我校将一如继往鼓励教师参加各类科普教研活动和培训。

  二、创设环境,建立共识,浓厚科普教育氛围。

  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为此学校要把校园环境建设、创设科普教育氛围作为一种重要的科普教育手段摆上重要位置。

  1.加强校园建设,提高科学素养 校园绿树成荫、花草植被、文化景观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且有利于学生认识自然中的各种花卉草木及其科目属性,增长自然知识意识。

  2.重视校园科普文化建设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定期举办科普知识讲座,聘请校内外有经验的老师,讲授创造思维和方法,用科学知识分析身边的.自然现象;充分利用科普教育网、学校阅览室、宣传板报等提供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信息资料,通过多种途径加大科普宣传力度。

  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综合实践课等课程,对学生进行科普知识的渗透,加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使科普知识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4.充分发挥学校的实验室、图书室的作用,增添系列图书,为学生科普活动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

  5.抓好一年一度的科技活动艺术月,为学生提供广阔舞台,引导同学锐意创新,展示自我。

  三、工作重点

  1、在市住建局地震办的支持下,结合我校新校区建设重点跟进新校区地震观测台和地震科普中心建设。

  2、继续开展一年一度的“防震演练”和科技活动月活动。

  3、组织开展信息技术比赛和小发明、小创造比赛,为科技大赛做好准备。

  4、参加各项竞赛,本学期继续扎实推进各项科技活动,在做好普及的基础上,认真选拔组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力争有所突破。

  5、大力推进课题研究,带动更多教师从事科研工作;同时学生科研工作也要起步,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科研工作有新起色。

科普工作计划8

  一、明确思想、原则及目标任务

  (一)明确指导思想:按照中国科协和财政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此次组织实施“计划”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全省农村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不断加强农村科普示范体系和科普队伍建设,努力营造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让科普工作真正惠及农业、农村、农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二)明确实施原则

  按照中国科协和财政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各级科协要认真了解并深刻领会《实施方案》的实施原则,使“计划”在我省顺利实施展开。

  一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结合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大局,按照中国科协与财政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总体要求,把“吉林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与服务我省“三农”工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效结合,把促进农村的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促进农民的增收致富,作为我省农村科普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标准。

  二要社会举荐,立足公益。评选范围要面向社会各界,凡符合推荐范围和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均可申报,并要以立足农村科普工作战线为主,注重社会公益效果,为植根于基层的农村科普组织,百业科技致富竞赛评选的科普致富能人及农村科普带头人创造更好的条件,不以营利为目的。

  三要结合实际,注重实效。坚持从我省中、东、西部农村区域划分特点的实际出发,遵循农业区域特点和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等农业发展实际和客观规律,将能够有效促进本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技协、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及优秀的科普示范带头人大力扶持并予以推荐,着力将《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作为我省农村科普工作的一项长期任务实施好、落实好。

  (三)明确目标任务

  根据《实施方案》要求及结合我省实际,各级科协要认真明确目标,抓紧落实任务,将“计划”组织落实好。通过“计划”的有效实施,逐步在我省广大农村建立起适应需求、服务农民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组织;扶持并建成一批示范作用好、带动作用大、综合实力强的农村科普示范体系;组建起一支高素质、专业性强的农村科普服务队伍;培养一批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并以此为基点,建立适应当前我省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有科协特色、上下贯通、运行高效的农村社会化科普服务体系,进而形成科协组织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新型农村科普工作运行机制。

  1、以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为突破口,向广大农民群众进行实用技术、新品种、新信息的引进和推广,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增强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2、以建立农村科普示范体系为载体,通过建立健全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示范乡镇、科技示范村、“一站、一栏、一员”建设等农村科普示范网络体系,向农村和农民积极宣传推广农业技术成果,传播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普及科学生活知识,形成速度快捷、运转有效的农业信息传播渠道,实现科普信息和农业信息的有效流通。

  3、以培养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为基础,通过乡土科技人才、农业专家和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广大农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为深入开展农村科普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4、以强化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建设为保障,通过在我省少数民族地区建立集科普宣传、技术咨询服务、科技示范辐射等功能为一体的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面向少数民族地区的广大农民群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科学掌握推荐范围及条件

  (一)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推荐范围:凡经政府社团管理部门依法登记的县级以下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含县级)均可推荐。

  推荐条件:

  1、组织机构健全、产权明确、遵纪守法、管理规范;

  2、获县级以上(含县级)表彰奖励;

  3、拥有农户会员在100户以上,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4、协会组织成立3年以上,前景看好,有持续发展能力,会员年均纯收入高于本地农民年均纯收入的20%以上;

  5、致力于农村科普事业,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在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和专业技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成效显著,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二)农村科普示范基地

  推荐范围:建立在农村、面向农民和青少年,以讲座、展览、培训、示范、咨询、服务等方式普及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致力于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场所。

  推荐条件:

  1、有明确的科普工作规划和任务目标;

  2、曾获县级以上(含县级)农村科普工作表彰奖励;

  3、具有开展科普活动的固定场所和科普设备,定期更新科普内容;

  4、常年开展面向青少年的科普讲座、展览、培训等科普活动,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三)农村科普带头人

  推荐范围:长期在农村面向广大农民开展科普工作的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科普志愿者。

  推荐条件:

  1、长期从事农村科普工作,热心农村科普事业,具有奉献精神;

  2、曾获县级以上(含县级)农村科普工作表彰奖励;

  3、在组织开展农村科普工作和依靠科技带领致富,提高农民素质和专业技能方面能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4、曾获得省级农村百业科技致富竞赛大王、能手称号的科技致富能人具有优先权。

  (四)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

  推荐范围:在少数民族地区成立,面向少数民族群众开展科普宣传的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

  推荐条件:

  1、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成立,成立时间在2年以上;

  2、科普宣传设施健全,工作基础较好,科普工作队发挥的作用明显;

  3、曾获县级以上(含县级)农村科普工作表彰奖励;

  4、常年面对少数民族群众开展科普活动。在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科学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贡献显著,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与认可。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有效实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是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各级科协要充分认识开展“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重要意义与深远影响。对“计划”的实施,各级科协领导要亲自主抓,积极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并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培育典型计划及实施细则,探索农村科普工作的长效机制,保证计划顺利实施。

  (二)广泛组织,严格推荐

  1、名额确定。按照中国科协与财政部联合实施的“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要求及结合我省各地区农村科普工作的实际情况,省科协确定了各地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示范带头人和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的推荐名额,并下达到各市、州。

  20xx年,各市、州可推荐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各2个,农村科普带头人各1名,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推荐1个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经省科协与省财政厅核实、筛选,将在全省选出3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2名农村科普带头人,1个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向中国科协和财政部申报。

  2、申报时间。各市、州的.推荐工作截至到20xx年9月10日,各地要将申报推荐名单及材料一式五份报省科协科普部(推荐材料需电子版)。申报材料包括:正式报送的函;各申报单位、个人的推荐表和相关材料。

  3、申报办法。各级科协与财政部门要严格依照中国科协与财政部联合签发的《关于组织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通知》及《“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由县(市、区)科协与财政部门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及手段,广泛动员当地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组织指导符合条件的单位与个人申报,通过县级科协与财政部门审批后,向市、州科协申报。市、州科协汇总各县推荐名单和相关材料,成立评审委员会进行审核,在省科协下达的推荐名额内,提出推荐单位和个人名单。

  省科协与财政厅将联合成立评审委员会,对各地上报的推荐名单和材料进行严格审核,对通过审核的单位和个人将在“吉林科技网”及有关媒体上公示10天,公示期无异议的,向中国科协和财政部推荐,参加“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与个人”的评选。

  4、各级科协与财政部门积极宣传获奖单位和个人的先进事迹和有效经验,加大对获奖单位和个人开展农村科普工作的指导力度,使其在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各市、州科协要认真做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的工作总结和经验交流,在12月中旬将年度工作总结报省科协科普部。

科普工作计划9

  一、前言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有关调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公民科学素质的城乡差距十分明显,劳动适龄人口科学素质不高;大多数公民对基本科学知识了解程度较低,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方面更为欠缺,一些不科学的观念和行为普遍存在,愚昧迷信在某些地区较为盛行。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低下,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是政府引导实施、全民广泛参与的社会行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人均接受正规教育年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学生科学素质结构存在明显缺陷;社会教育、成人教育的发展尚不全面和深入,公民缺少接受终身教育的机会。科普长效运行机制尚未形成;科普设施、队伍、经费等资源不足;大众传媒科技传播力度不够、质量不高。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未能有效满足社会需求,公民提升自身科学素质的主动性尚未充分调动。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旨在全面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尽快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成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长远目标。本《科学素质纲要》提出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在“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目标、任务与措施和到20xx年的阶段性目标。

  二、方针和目标

  指导方针: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大力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打下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

  今后15年,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方针是“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

  政府推动―――各级政府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将《科学素质纲要》纳入有关规划计划,制定政策法规,加大公共投入,推动《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社会各界各负其责,加强协作。

  全民参与―――公民是科学素质建设的参与主体和受益者,要充分调动全体公民参与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提升素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科学素质纲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实施《科学素质纲要》,推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和谐―――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现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等公共服务的公平普惠,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目标:

  到20xx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长足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公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1世纪初的水平。

  到20xx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公民科学素质明显提高,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围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最关键、最具基础性的问题,实现以下目标:

  ――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重点宣传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民和城镇劳动人口的科学素质有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逐步缩小;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

  ――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得到加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

  三、主要行动

  根据指导方针和目标,在“十一五”期间实施以下主要行动:

  (一)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宣传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人均占有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基本国情,使未成年人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提高学校科学教育质量,使中小学生掌握必要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为农村未成年人提供更多参与科普活动的机会,培养改善生存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增强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交流合作、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措施:

  ――通过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推进新科学课程的全面实施。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注重课程的综合性与连贯性;开展学龄前科学启蒙教育,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广义务教育阶段综合性科学课程,逐步推进高中科学课程改革;深化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改革科学教育评价制度,定期监测科学教育质量。

  ――提高农村未成年人科学教育水平和质量。结合农村实际,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科学教育资源建设,发展针对农村校外未成年人的非正规教育,开展生活能力和生产技能培训等科普活动。

  ――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等知识。加强“珍爱生命、远离”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的宣传教育。发挥未成年人在家庭和社区科普宣传中对成年人的独特影响作用。

  ――通过“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科技专家进校园(社区、科普基地)、中学生进科研院所(实验室)等活动,组织科技工作者与未成年人开展面对面的科普活动。

  ――提高母亲的科学素质,重视家庭教育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等机构和团体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技传播力度,用优秀、有益、生动的科普作品吸引未成年人,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利用科技类博物馆、科研院所等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的教育资源,为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服务;加强现有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综合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专门的科普活动场所。发挥社区教育在未成年人校外教育中的作用。

  (二)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面向农民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开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保护耕地、防灾减灾,倡导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内容的宣传教育,促进在广大农村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围绕科学生产和增效增收,激发广大农民参与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增强科技意识,提高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并将推广实用技术与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结合起来,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的能力。

  ――提高农村妇女及西部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措施:

  ――逐步建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适应需求的农村科学教育、宣传和培训体系。制定《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规划》和《中国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指导面向农民的各类科学教育活动。

  ――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结合实施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计划、绿色证书工程、星火科技培训专项行动、双学双比、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多渠道加大培训力度。使参加绿色证书培训达1000万人;重点培育100万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20xx万个农户。发挥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化技术学校、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农业科教与网络联盟、有关大中专院校和其他农村成人教育机构在农村科技培训中的作用。

  ――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下乡和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活动。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总结推广科技特派员、科技入户、科技110、科普之冬(春)、科普大集、专家大院、科技咨询服务站、科技大王下乡、科教兴村等行之有效的做法,探索科技人员与农民互动的`科技咨询服务长效机制。

  ――开展农村科技、科普示范活动,建立和完善示范体系。深入开展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县、区)和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乡(镇)、村、户等建设活动,大力发展科技、科普示范基地,发挥好它们的示范作用。

  ――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科技培训。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按照《20xx―20xx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要求,积极开展农民工的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

  ――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服务组织网络和人才队伍。发展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重点扶持1万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组织专家咨询服务和志愿者队伍,形成动员科技人员为“三农”服务的有效机制;培养农民技术员队伍,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传播能力。

  ――加强农村基层科普能力建设。依托农村中小学、村党员活动室、农村化技术学校、文化站和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乡村科普活动场所。推动乡村科普橱窗、宣传栏等建设,开发和充实适应需求、富有特色的展示教育内容。加强民族地区科普工作队建设,提高西部地区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基层的科普能力。

  (三)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在广大城镇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倡导和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能降耗、安全生产、健康生活等观念和知识,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围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求,以学习能力、职业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提高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要求。

  ――围绕城镇化进程的要求,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

  ――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措施:

  ――加强对劳动者科技教育培训的宏观管理,进行专门的规划、组织和监督实施。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关系,合理分工、加强合作。

  ――将劳动人口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内容纳入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课程内容和培训教材,将有关科学素质的要求纳入国家职业标准,作为各类职业培训、考核和鉴定的内容。

  ――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预备制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农民工培训和各类从业人员的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城镇职工在职培训达到2.5亿人次,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1500万人,农民工培训2亿人。使新增劳动力接受劳动预备制培训的比例由目前的70%提高到90%。

  ――在企业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技能培训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等活动,着力加强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教育,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鼓励群众性技术创新和发明活动。充分发挥企业科协、职工技协、研发中心等组织和机构的作用。

  ――建立企业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带薪学习制度,鼓励职工在职学习,形成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共同投资职业培训的机制。在职业培训中,加大有关科学知识的内容。

  ――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为劳动者提高科学素质提供更多机会和途径。

  ――以城镇社区为依托,通过社区科普活动室、科普学校、科普画廊等机构和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建设学习型社区,发挥社区在提高劳动者科学素质方面的作用。

  (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在面向领导干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突出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增强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科学决策的能力。

  ――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学习型机关,调动公务员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终身学习和科学管理的能力。

  措施:

  ――将提高科学素质列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负责人培训教育规划和相关计划的重要内容。

  ――各级机关在创建学习型机关中,其学习培训制度应体现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要求。

  ――各级行政院校和干部学院将提高学员科学素质列入教学计划,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落实。

  ――举办讲座、报告会等科普活动,编辑出版相关的科普读物,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介绍现代科技知识及发展趋势,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组织公务员参与科普活动。

  ――报刊、电台、电视台和各级网站创办有关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栏目和节目。

  ――在公务员录用考试大纲及题库中,列入与科学素质要求有关的具体内容。

  四、基础工程

  配合上述行动计划,“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以下基础工程:

  (一)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

  任务: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胜任各类科学教育与培训的教师队伍。

  ――加强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形成适应不同对象需求、满足科学教育与培训要求的教材教法。

  ――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培训场所、基地,配备必要的教学仪器和设备,为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提供基础条件支持。

  措施:

  ――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多种途径,开展中小学和农村化技术学校科学教育教师培训工作,尤其重视县以下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的培训,提高学历层次和实施科学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鼓励师范院校设置科学教育专业,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的科学教育教师。

  ――建立科技界和教育界合作推动科学教育发展的有效机制。动员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专家参与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科学教师培训。

  ――加强科学教育与培训志愿者队伍建设。发挥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老教授协会的作用,动员组织离退休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公务员和企业事业单位管理者参与科学教育与培训。发展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提高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

  ――加强科学教育研究,按照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的要求,促进科学课程的完善与发展,更新课程内容,提高中小学科学课程的教材质量,改进教学方法。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加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类培训中科学教育的教材建设。根据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特点和需求,以科学发展观、先进适用技术、职业技能、现代科技知识为主要内容编写教材。重视少数民族文字的教材编写和音像类教材的开发制作。

  ――加强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科学课程的需要,建立健全实验室、图书室,充实实验仪器、教具、音像设备、计算机等教学器材,并面向社会提供服务。

  ――增强行政院校和干部学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函授学校、广播电视学校等机构的科学教育和培训功能。

  ――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科学教育和培训。鼓励和支持科技馆等科普场馆、社区学校、化技术学校等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构建不同职业、不同工种、布局合理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二)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

  任务:

  ――引导、鼓励和支持科普产品和信息资源的开发,繁荣科普创作。围绕宣传落实科学发展观,创作出一批紧扣时展脉搏、适应市场需求、公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并推向国际市场,改变目前科普作品“单向引进”的局面。

  ――集成国内外科普信息资源,建立全国科普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流平台,为社会和公众提供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

  措施: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促进原创性科普作品的创作。以评奖、作品征集等方式,加大对优秀原创科普作品的扶持、奖励力度,吸引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科普作品创作;调动科技工作者科普创作的积极性,把科普作品纳入业绩考核范围;建立将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新成果及时转化为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资源的机制;鼓励和支持科普创作、科技传播专业团体发挥作用;制定优惠政策和相关规范,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科普资源开发。

  ――加强合作与交流。推动科普、科技、教育、传媒界的有效合作,引进国外优秀作品,借鉴国际先进创作理念和方法,促进我国科普创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集成国内外现有科普图书、期刊、挂图、音像制品、展教品、文艺作品以及图片、科普志愿者等各类科普信息,建成数字化科普信息资源库和共享交流平台,通过互联网为社会和公众提供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

  ――开展优秀科普作品的推介、展演、展映、展播和展示活动,扩大科普信息资源的共享范围。针对公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组织编制简明生动的科普资料,以公众易于获得的方式送达基层。

  ――制定相关法规、规章和标准,充分保护知识产权,创造公共科普信息资源公平使用的法制环境。

  (三)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

  任务:

  ――加大各类媒体的科技传播力度。电视台、广播电台科技节目的播出时间,各类科普出版物的品种和发行量,综合性报纸科技专栏的数目和版面,科普网站和门户网站的科技专栏等大幅度增加。

  ――打造科技传播媒体品牌。提高科技频道、专栏制作传播质量,培育一批读者量大、知名度高的综合性报纸科技专栏、专版和科普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形成一批在业内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科普出版机构。

  ――发挥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的科技传播功能,培育、扶持若干对网民有较强吸引力的品牌科普网站和虚拟博物馆、科技馆。

  措施:

  ――鼓励、支持“科技博览”、“科技之光”、“科普大篷车”等电视科技栏目进一步提高质量,使其成为有广泛影响的媒体精品。择优扶持若干有特色、覆盖率高的知名科普网站。

  ――制定优惠政策和相关规范,积极培育市场,推动科普文化产业发展。

  ――建立与市场、公众需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引进现代营销模式与先进编创技术,注重市场调研,提高播出和编辑出版质量。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普出版物发行渠道,加强网点建设,大力扶持科普出版物在农村和边远地区、民族地区的发行工作。

  ――提高各类媒体对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指导公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应对突发事件。

  ――研究开发网络科普的新技术和新形式。开辟具有实时、动态、交互等特点的网络科普新途径,开发一批内容健康、形式活泼的科普教育、游戏软件。

  (四)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任务:

  ――拓展和完善现有基础设施的科普教育功能。对现有科普设施进行机制改革和更新改造,充实内容、改进服务、激发活力,满足公众参与科普活动的需求。整合利用社会相关资源,充分发挥科研基础设施的资源优势,发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

  ――多渠道筹集资金,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前提下,新建一批科技馆、自然博物馆等科技类博物馆。各直辖市和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至少拥有1座大中型科技馆,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至少拥有1座科技类博物馆,全国科技类博物馆的接待能力有显著增长。

  ――发展基层科普设施。在城乡社区建设科普画廊、科普活动室、运用网络进行远程科普宣传教育的终端设备等设施;增强综合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有条件的市(地)和县(市、区)可建设科技馆等专门科普场馆;在一些市(州、盟和县)配备科普大篷车,以“流动科技馆”的形式为城乡社区、学校特别是贫困、边远地区提供科普服务。

  措施:

  ――突出社会公益性,加强对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宏观指导。制定科普设施的发展规划、建设标准、认定办法和管理条例,规范科普设施的建设与管理。

  ――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基本建设计划,加大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和运行经费的公共投入。

  ――对科普教育功能薄弱的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完善基层科普设施的功能;引进和开发适应公众需求的活动项目,创新活动方式,增强吸引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强社区科普设施为老年人服务的功能,为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提供条件和机会。落实科普场馆对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优惠措施。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有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提供捐赠、资助;吸引境内外资本投资兴建和参与经营科普场馆;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事业单位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专业科普场馆;落实有关鼓励科普事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

  ――部级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总数由目前的300余座增加至500座,省部级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总数由目前的1000余座增加至20xx座,定期对公众免费或优惠开放。有条件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团体向公众开放实验室、陈列室和其他场地设施;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对公众开放研发机构和生产车间。

  ――培育科普展览、展品市场,推动设计制作社会化;制定技术规范和设计制作机构的资质认定办法;择优扶持一批设计制作机构,提高设计制作水平。

  五、保障条件

  (一)政策法规。

  完善有关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政策法规,明确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及公民个人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对现有政策法规进行修订、补充和调整。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有关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的法律法规中,体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和要求。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实施细则。

  ――制定鼓励和吸引境内外机构、个人独资或合作兴办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机构的政策。

  ――制定表彰和奖励政策。

  (二)经费投入。

  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政府和社会投入,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为《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切实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有关规定,各级政府根据财力情况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逐步提高教育、科普经费的增长速度,并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科学素质纲要》的顺利实施。中央财政根据财力状况,逐步加大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各级政府要从中央财政的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落实各相关部门实施经费。各有关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根据承担的《科学素质纲要》实施任务,按照国家预算管理的规定和现行资金渠道,统筹考虑和落实所需经费。

  ――鼓励捐赠,广辟社会资金投入渠道。进一步完善捐赠公益性科普事业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和相关实施办法,广泛吸纳境内外机构、个人的资金支持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三)队伍建设。

  培养专业化人才,发掘兼职人才,建立志愿者队伍,加强理论研究,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进修活动,加强业务学习,全面提升在职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人员的科学素质和业务水平。

  ――通过高等院校和有关研究机构培养大批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专门人才;改革文博专业课程内容,为不同类型科普场馆培养适应性广泛的专业人才。

  ――建立有效机制和相应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在职科技工作者、大学生、研究生和离退休科技、教育、传媒工作者等各界人士参加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专业和技术特长,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素质较高的兼职人才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对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组织予以表彰和奖励。

  ――增强科技界的责任感,支持科技专家主动参与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促进科学前沿知识的传播。

  ――开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理论研究,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把握基本规律和国际发展趋势,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实践提供指导。

  六、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

  ――国务院负责领导《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工作,成立《科学素质纲要》实施领导小组,进行统一动员部署和检查监督。各有关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按照《科学素质纲要》的要求,将有关任务纳入相应工作规划和计划,充分履行相关工作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地方各级政府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计划,将《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业绩考核。

  ――建立和完善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工作机制。《科学素质纲要》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并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

  (二)监测评估。

  ――制定《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和成果,围绕公民生活和工作的实际需求,提出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内容,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提供衡量尺度和指导,并为《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和监测评估提供依据。

  ――建立公民科学素质状况和《科学素质纲要》实施的监测指标体系,并纳入国家社会发展指标体系。

科普工作计划10

  一、大力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

  一是深入到全市有关中小学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5年来,先后深入到市实验小学、市一小、干驿小学、九真寄宿小学、机关幼儿园、杨林办事处肖张夏小学、岳口镇新堰小学、小板镇永合小学,为15000多名学生进行科普知识宣传和讲座,进行大型的干冰科学实验、机器人科普课以及各种各样的科学实验活动。"科普进校园"活动通过传递科学理念,讲授科学知识,让同学们了解并感受了科学知识的神奇力量,不但开阔了眼界,丰富了课余生活,还激发了同学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提高了全市青少年的科学素养。

  二是与华科、武大、地大三所重点高校联合举办"科普进校园"活动。

  20xx年9月21日,小牛顿科普中心承办天门市全国科普日活动,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武汉)地质大学的9位师生受邀参加了活动。华中科技大学科协常务副主席柳会祥、武汉大学科协秘书长佟书华向天门市干驿初级中学赠送了书籍--《科学家的故事-湖北院士风采》。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研究生马千里为同学们做了题为《飞行器展示与飞行器先进应用》的科普讲座。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专业学生张旭为同学们做了题为《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史与未来》的科普讲座。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湖北省生物工程学会的成果展示。

  三是开展"进名校 学科学"活动。20xx年3月20日,小牛顿科普中心组织50位同学到华中科技大学开展"进名校 学科学"的活动。同学们观看了四旋翼飞行器、平衡车表演,体验了VR,在感受一流名校优雅的环境、深厚的文化、先进的科技时,同学们心中渐渐升腾了美好的理想和志向。

  二、大力开展科普进社区活动

  一是进社区开展科普讲座。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素质,先后到竟陵办事处陆羽社区、东湖社区、东方社区,天门高新园群力社区,为近4000多名居民开展了科普知识讲座,内容涉及医疗保健、生活常识、传统文化、家庭教育等各个方面,收到社区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是开展社区青少年科学实验活动。为了引导社区孩子们学科学、爱科学,小牛顿科普中心利用暑假、双休的时间,先后到竟陵办事处陆羽社区、公园社区、东湖社区、东方社区,天门高新园群力社区,黄潭镇水府庙社区,为20xx多名留守儿童进行小牛顿科学实验活动。知识覆盖面广,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方面,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产生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是开展社区科学调查活动。20xx年暑假,小牛顿科普中心在公园社区开展"变废为宝,从我做起"的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原分管科技的副市长施通勤出席了活动启动仪式。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引导该社区留守儿童组利用废弃的纸杯、塑料瓶、废旧手绢、废旧卡纸等制作纸筒电话、印花手绢、昆虫模型、双体游艇、吸尘器等。通过科学实验,一方面提高了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另一方面还增强了孩子们变废为宝、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环保意识。

  三、开设科普公益课堂

  一是开设青少年科普公益课堂。小牛顿科普中心依托幸运星培训中心,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孩子们上科普公益课,采取"科学知识+动手实验+拓展表达"三位一体的科学实践教育新模式。在课堂上一人一套实验器材,通过激发兴趣、引导质疑、深入探究、浅出表达、丰富拓展五大板块,深受孩子们欢迎。几年来,共组织5000多人次参加科普公益课,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动脑能力、丰富了科学知识,让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增强自信心、成就感,使孩子在今后的社会中更具竞争力。

  二是开设家长科普公益课堂。小牛顿科普中心依托快乐老家艺术吧,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家长们上科普公益课,传授科学的家教理念,讲解传统文化知识,医疗保健、防赌防诈骗等知识。20xx年10月3日,在天门市图书馆开设公益讲坛,邀请原教育局局长黄延平作了题为《家校共育完美教育》的讲座,小牛顿科普中心主任王涛作了题为《家庭教育的顶层设计》的讲座,并就孩子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沟通,家长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三是开展各种科普展。小牛顿科普中心依托幸运星画室,开展书画、民俗等各种形式的科普展览活动。20xx年元旦,举办了天门市首届民俗物件展。此次展览民俗物品众多,上迄4600年石家河文化遗址物件,下至民国时期的民俗老物件,更有汉唐以来的民俗物品,共有270多件,展品丰富、材质不一、造型奇特、极具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充分展示了中国民俗文化的方方面面,是大家穿越历史,感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良好机会。青少年通过观看展览,开阔视野、丰富生活、学习历史、增长知识、接受了传统文化熏陶。20xx年8月在天门市图书馆举办了"童心墨韵 书画天门"的大型画展,共展出200多幅书画作品。

  四、大力开展科技竞赛活动

  一是开展滑翔机大赛。20xx年六一前夕,由小牛顿科普中心承办的天门市首届滑翔机大赛在陆羽广场隆重举行。来自天门市一小的130名同学在广场绿荫下参加了滑翔机大赛。经过激烈的角逐,7名同学脱颖而出,分别获得此次大赛的一二三等奖。

  二是组织水火箭比赛。小牛顿科普中心组织陆羽社区的50多名孩子,开展了2场水火箭比赛。让孩子们学习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知识,了解大气压力在生活中的作用与运用。

  三是组织创意机器人制作活动。20xx年暑假,小牛顿科普中心组织幸运星培训中心的100多名学生开展了涂鸦机器人、摇摆机器人的创意制作活动,增强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五、大力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活动

  一是捐建了首个校园科普教育气象站。20xx年3月23日,小牛顿科普中心与天门市气象局在天门市一小联合捐建了首个校园科普教育气象站,共捐赠了价值3万多元的气象器材,包括百叶箱、空气湿度计、室外最高最低气温计、手持风速仪、雨量仪、日照仪等。该站以基本的气象观测业务作为师生主要实践内容,市气象局选派人员或通过"红领巾气象站"志愿辅导员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辅导,引导师生学习气象科学知识,参与气象科技实践。小牛顿科普中心王涛老师,小牛顿科普中心科普顾问帅文卫被天门一小聘为"红领巾气象站"志愿辅导员,定期到"红领巾气象站"给天门一小的"小气象观测员"开展气象科普知识讲座。

  二是宣传普及气象科普知识。小牛顿科普中心特聘我市高级气象工程师帅文卫为顾问,帅老师定期为同学们送气象科普杂志,讲解气象科普知识。去年中秋节,讲解了天文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并教30多名学生和家长用手持双筒望远镜、小天文望远镜、天狼天文望远境观看月亮上的环形山和月海。

  三是组织参观天门国家基本气象站、天门气象科普馆。每个学期,小牛顿科普中心都要组织实验小学、育才小学、天门一小的学生到天门国家基本气象站、天门气象科普馆参观。让同学们了解了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风向风速仪、百叶箱、大气水汽监测仪、大型蒸发皿、雨量筒、闪电定位仪、空气负离子监测仪等气象监测仪器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参观气象科普馆、气象灾害预警中心和城市观测站,了解了三球仪、磁悬浮地球仪等气象仪器。

  六、大力开展茶文化知识科普宣传活动

  一是成立了陆羽少年茶学院。20xx年8月13日,小牛顿科普中心结合天门地域特色,成立天门市陆羽少年茶学院。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天门陆羽研究会会长肖孔斌参加了仪式,为陆羽少年茶学院授牌,并聘请中国美术学院附中的王竞择同学担任首届陆羽少年茶学院院长。

  二是开展茶科普知识公益讲座。陆羽少年茶学院成立以来,多次举办茶科普知识公益讲座。邀请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陆羽茶经研究中心副主任童正祥先生;高级茶艺技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鲁鸣皋先生对300多名少儿进行茶科普知识公益讲座。老师们从茶礼、茶的起源、茶具、茶的分类、茶的功效、现代十大名茶等方面进行讲解,深入浅出,不时讲一些与茶文化相关的掌故和有趣的小故事,让小朋友们从中了解了许多关于茶的文化和知识。

  三是参加第四届国际禅茶大会。陆羽少年茶学院选拔范晓筱、吴柳依、王璧铃、卢凌峰、朱瑾妍等同学,成立了天门市第一支少年茶艺队。20xx年5月2日、3日,受武汉炎黄茶文化委员会的邀请,少年茶艺队赴天台山参加第六届天台寺禅乐艺术节暨20xx中国第四届国际禅茶大会。他们表演的《火门茶韵》以清新的面孔、儒雅的技艺、独特的风格成为这次茶艺节目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给中韩茶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博得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评价和赞赏。

  虽然目前小牛顿科普中心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民办非企科普机构力量薄弱,经费严重不足,没有政府出资购买服务,难以持续维持下去。20xx年天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与小牛顿科普中心签定了校外科普工作合同,出资5万元开展校外科学教育工作,所以20xx年科普中心的活动丰富多彩,各种资料齐全,做出的成效远远超出5万的范围。二是专业科普人员缺乏。4年来,小牛顿科普中心向外招聘,培养科学老师、科普人员,但是收效甚微。目前我们主要招募的是兼职的社会专业人才,比如天门市气象局的帅老师,他是我市唯一的一名高级气象工程师,为气象科普奉献了很多。比如航模的刘玄老师,市华泰小学的航模兴趣小组的专业老师;茶艺聘请的高级茶艺师鲁鸣皋先生;其他的就是我们画室的老师。三是社区配合不够。目前省科协对科普先进社区有奖励资金,社区有意愿请我们科普中心去承接科普工作,我们也尝试着到一些社区去开展了针对居民、青少年的科普活动,但由于社区事务繁忙,经费紧张,往往不愿意出过多的经费来做科普工作。四是社会、学校、家庭科技创新教育的氛围不浓。目前,天门的教育还停留在以课本理论知识为主,以语数英三门主科为主,以追求升学率为主的阶段,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教育的氛围不浓,学校、家庭、社会科技创新教育的意识较差,导致科学、航模、机器人等课程叫好不叫座,即使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一点器材费,家长也不愿意给孩子报名学习,其主要原因是意识淡薄,报名参加文化补习占用了过多的时间,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这些课程。

  鉴于上述情况,小牛顿科普中心策划了"十百千展翅计划"项目计划书,目的在于培养天门市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现代化文明中交融贯通,把他们培养成为未来社会具备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

  "十百千展翅计划"项目内容是:每年在天门市中小学中选择10所学校创建科技创新教育特色中小学,为学校配备操作性强的实验室;每年从10所科技创新教育特色中小学各选5名教师分春秋两学期组织培训,共计100人次骨干教师培训;每年从10所科技创新教育特色中小学各选拔50名热爱科学、爱动手爱动脑的中小学生,分春秋两学期进行科技创新教育培训,共计1000人次。

  "十百千展翅计划"项目经费:每年建10所科技创新教育特色小学,实验室器材配备共需费用30万;分春秋两学期培训100人次中小学科技创新骨干教师共需费用5万,分春秋两学期培训1000人次小学生,共需培训、器材费用60万,项目执行工作费用10.5万元,此项目每年费用只需105.5万元,费用可从天门市政府科普经费中解决一部分,不足的向天门市慈善总会申请成立天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展翅计划"基金会,向全社会有识之士募集资金。

科普工作计划11

  为了进一步动员全村力量深入扎实地开展科普工作,通过创新机制,不断探索将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建立起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广大群众的素质,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联营村具体情况,特制定本村科普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通过政府的组织领导和强化科普工作措施,实现科普资源大集成、促进部门大联动,推动我村科普事业的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把科普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普条例》和科普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认真抓实抓好。加强《科普法》及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村民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利用街道、社区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不定期举办科学知识讲座、咨询等活动,扩大科普知识的普及率。

  (二)注重实效,拓宽渠道。在开展科普工作中,要注重从实际出发,针对实际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使科普的服务对象更加广泛化,提高科普工作的实效性,突显“恩泽四方”的科技传播的社会魅力。

  (三)发送农业科技手机短信服务。由市科技局组织涉农部门科技人员结合农时季节,编辑农业技术手机短信内容,与联通公司合作,每天至少发送一条科普知识短信,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人群的科普需求。

  (四)加强科普宣传,提高科普覆盖率。借助现代远程教育信息技术,利用网络资源搜寻农民致富科普教育信息,做到信息量大、图文并茂、通谷易懂。发挥新闻传媒的作用,发动现有科普人员并聘请专家,撰写科普知识讲座内容,广泛开展科普知识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扩大科普宣传的社会影响。

  (五)探索新形势下科普运行机制。在充分挖掘全镇科普资源的`基础上,把我镇设施蔬菜、优质粮食、林果、养殖、食用菌等产业,通过市场运作,吸引企业、社会资金投入农村科普事业中来。引导与扶持企业通过培训农民,推广新技术新产品,促进农村科普事业深入持久开展。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科普工作是政府的一项公益性事业,是一项永久的得民心、顺民意、合民情工程,全村要以对党的事业和群众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领导,加大力度,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把科普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认真组织好科技活动周及送科技下基层等活动,发挥大型科普活动的社会功能。结合“科技三下乡”、“科技活动周”活动和“世界环境日”、“世界卫生日”、“世界爱牙日”、“爱鸟周”等国际性的纪念周(日)和我国传统节日活动,要作到主题明确,面向基层群众,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同时,结合开展送科技下基层活动,通过科技讲座、咨询、培训以及赠送科技图书、资料、音像制品等形式,把科学知识直接送到农民群众中去。

  (三)加强督促检查,运用科普经费。政府将每年划拨一定足额的专项经费用于科普工作,村里要规范科普经费使用管理,做到专款专用,提高科普经费的使用绩效。

  (四)加强科普联席会议制度的沟通和合作。加强与科普牵头单位联系,经常邀请有关单位,视察科普工作,通报工作情况,商谈工作新措施,定期检查公布科普计划落实情况。

  (五)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宣传力度。重大科普活动新闻媒体应提前预告,并积极报道活动情况。同时,在科普栏目、专栏中大力宣传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报道科普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典型事迹。

  四、实现目标

  (一)全体村民对农业科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学习班的学习和讲座的形式实现农业知识的普及。

  (二)养殖和种植大户对自己所需农业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入,能自己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难题。

  (三)带到其他村民科技致富,实现村集体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通过此次活动增强村民的科技致富门路,实现经济的良好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搭建良好基础,同时我们大学生也提高了农业技术水平,为更好的服务农村提供坚实的知识保障。

科普工作计划12

  【关键词】新媒体;气象科普宣传;优势;应用策略

  当前是信息时代,新媒体也是一种流行的传播途径,通过数据化的媒体传播为主,在各种类的平台上进行传播,这种方式是当前非常受欢迎的一种方式,为人们带来了积极影响。可以将气象科普知识进行有效传播,发挥其作用,让人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挥出预防和预警的功能,因此应该充分发挥出新媒体的优势,促进气象科普宣传。

  1新媒体在气象科普宣传中的优势

  1.1为气象科普宣传带来新的发展

  将新媒体应用在气象科普宣传中,是一种创新,拓展了气象科普宣传的传播途径,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①突破了传统的气象科普宣传上的空间限制,为大众提供了多样的选择,接受信息不再单一,突破了局限,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人们可以通过任意一个新媒体传播平台收到想要的信息。②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方式,人们和气象平台间可以进行基础的交流以及互动,人们也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将信息反馈给气象平台,实现信息间的交互,比如在有特殊灾害时,人们就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取相关的知识,从而进行预防和预警。③将新媒体应用到气象科普宣传中可以打破以往单一的气象传播形式,以往的传播方式多是以广播、电视、报纸等,而应用新媒体后,则丰富了传播的形式,变得多元化,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影视以及应用软件等形式进行气象信息的传播。其应用丰富了气象科普的传播形式,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有效的传播方式,促进气象科普宣传全面普及。

  1.2推动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发展

  新媒体应用在气象科普宣传中,让其能够传播的范围不断在变大,这种形式也可以提高个体和组织对气象科普宣传的热情。并且可以根据这些具体的需求满足用户的多样化发展需求,增强他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当前全球的气温正在不断的进行变化,很多人对这一概念并不是很了解,缺乏正确的、全面的理解,要改善这一情况,就需要能够注重新媒体在气象科普宣传中的应用,不断加深大众的认知,能够提高预防气象灾害的能力[1]。最终能够让用户根据气象灾害的种类和气候变化提高自身防范能力,在此基础上,逐渐普及气象科普宣传工作。

  1.3让公众了解气象灾害形成的机理

  在20xx年因为全球气温的变化,带来了台风、暴雨、冰雹、高温等一些严重的自然灾害,且灾害的破坏程度不断升级,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南方频繁有暴雨自然灾害,在北方则时常出现高温干旱,这些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让人们对气象信息的重视度和关注度不断上升。以往在发生自然灾害时,人们的关注还仅局限于下雨的地点和时间,会出现高温的时间、应对的方法等一些非常基础的问题。但是随着去年南方和北方出现的暴雨,其引发的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去了严重的危害,这也让人们重新认识到气象灾害知识和机理的重要性,使得人们开始通过不同的媒体时刻关注气象信息及发展趋势,这也使得新媒体在气象科普宣传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和重要。

  1.4形成气象科普协作有效机制

  气象部门应该要先建立气象科普协作机制,能够充分应用好多媒体,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应该建立好自己的应用平台,做好气象信息的及时更新,保证天气预报、预警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注重网站的建设,在建立初始阶段可以先以讲解知识作为主要内容,扩大信息传播的范围,让用户能够了解更多的气象科普知识。在应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应该要充分利用好其数据化优势,以此来增强每个部门间资源的优势整合,能够同时发挥出网络、数字媒体和新传播工具之间的作用,实现有效的协作及交流,在传播知识方面可以通过部门联动的形式来加强宣传工作,重视和地方气象部门、各地高校、地方社区一线合作,让气象科普知识的传播范围能够不断扩大[2]。气象部门还应该加强和各级地方政府及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以社区为单位建立传播基地,也应该发挥出学校的作用,在学校中设立传播站,通过多样的新媒体平台,如应用软件、手机终端、短信等,实现多样化平台的有机联合,建立长效发展的机制,能够及时的对地方区域进行天气预警和灾害报告,能够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信息,及时的通知广大群众做好预防,发挥预警作用。

  2新媒体在气象科普宣传中的策略

  2.1提高气象科普宣传队伍建设

  当前是信息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且形式多样,在微信、微博、论坛等平台上都可以有效的进行传播。因此各级的气象部门应该要利用好新媒体,充分发挥出其优势,能够在网络中建立自己的宣传窗口,并且及时的更新和天气预报、天气预警等气象信息,能够传递相关的防范措施,让人们能够掌握,进而达到防灾减灾目的。一些专业的气象术语可能会给人带来理解困难,因此为了增强气象信息科普的有效性,就对气象人员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既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文学功底,可以将专业的科普知识和气象术语等通过其他的形式进行传播,让人们容易掌握和接受,如顺口溜、打油诗等,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让用户看得懂,用得上。

  2.2加强气象科普地位,改变科普服务理念

  以往的气象科普模式较为单一和被动,都是气象部门按照上级部门在气象科普宣传工作方面的要求来制定自己的年度宣传计划,在遇到重大节日时就会让全局外出做科普宣传,保证完成宣传计划中的工作内容,但是这种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时间上不够连贯,内容也较少,无法及时有效的满足人们的气象信息需求。因此要想提升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的有效性,就需要进行改革,对宣传内容进行改变,将社会上的热点问题、民生问题等都渗透到气象科普知识的传播中,能够将宣传模式贴近大众,增强宣传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坚持创新,不断创新科普宣传的内容以及形式,相关的工作人员也需要实时更新热点天气事件的相关信息,包括其产生的原因和有效的预防措施,增强大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3]。

  2.3建立有效的气象科普协作机制

  气象部门应该要注重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不断增加服务渠道,能够重视和加强学校和社区之间的合作,做好常规的气象科普知识宣传。另外,还需要主动的和科技发展部门之间做好协作,能够建立气象科普宣传基地;气象部门还要和报社、电视台之间进行有效合作,及时和人们交流社会上出现的热点问题;气象部门还应该和运营商进行合作,如移动、电信、联通、腾讯等,第一时间将突发性的灾害信息传播给大众,提高信息的效率。

  3结语

  综上所述,气象部门应该要重视新媒体在气象科普宣传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其优势,提高气象信息科普的有效性和范围,增强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

科普工作计划13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

  继续围绕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根本宗旨,以基础建设为主要抓手,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理念,以紧紧围绕全县“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目标,按照“全面防御,社会参与、共同抵御”的三大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切实做好防震减灾科学管理、科普宣传,为提高全县综合防御地震灾害能力贡献力量。

  二、工作内容与措施

  1、思想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单位主要负责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抓住有利时机,加大对单位员工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力度,做到思想重视、组织落实、责任明确、措施到位。

  2、强化部门协作,实现信息互补。加强与县地震部门的交流与合作,积极配合县地震部门做好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等相关工作,形成防震减灾的工作合力,努力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补。

  3、健全规章制度,强化基础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协助指导乡镇(街道)、有关部门、大型企业和中小学校做好应急预案的制(修)订工作。积极创造条件,配合相关部门组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和社区志愿者队伍,参与组织开展学校、社区居民应急避险疏散演练,做到群测群防,形成较为完备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

科普工作计划14

  为了大力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按照《湖南省科普惠民行动计划》和科普文明社区创建的部署和要求,并结合社区实情,特制定20xx年社区科普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和培训要求

  培训目标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为本”为目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力倡导科学、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构建和谐社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培训要求

  1、把科普工作和社区文化相结合。着力提高每个社区教育的科技含量,使居民在丰富的文化中体会到其中孕育的科学文明,在生活质量上向科学健康的方向提高。

  2、把科普工作和社区服务相结合,着力提高社区每个教育的科技品位,满足社区居民逐步提高的生活需求。

  3、把科普工作和社区创建相结合,着力提高每个社区教育的科技素质,充分体现“社区创建,全民参与”的精神,共同创建文明社区、文明街道和文明大院。

  二、培训任务

  1、和县教育局联合举办一期普通话培训。在社区干部及工作人员进行汉语语言教学,提倡人与人之间交流使用普通话。

  2、举办一期男、女性生殖健康科普知识。在社区居民、弱势群体和育龄妇女中普及避孕节育、更年期、孕产期、青春期、男性生殖、预防艾滋病、婴幼儿保健等知识。

  3、举办一期养殖技术知识培训。组织社区居民学习养猪、养鸡、养鳖等养殖技术,使他们成为科技致富的能手及带头人。

  4、每季度组织放映2场次以上科教片。组织社区干部及工作人员及居民观看禁毒与反对邪教片。提高社区干部对伪科学及邪教的识别能力和斗争意识

  5、为老年大学推出适合其特点的教学内容。面向离、退休干部和老党员,本着“增长知识、充实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欢度晚年”的'目的,开设书画、插花、围棋、舞蹈等课程。让他们真正享受到“活到老、学到老”的乐趣。

  6、举办一期法制培训。在社区干部、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及居民中开展《科普法》等法制培训,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7、举办一期岗位技能操作培训。在社区下、待岗工人中进行电工、电脑、烹饪等技能操作培训,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参与市场岗位竞争的能力。

  三、培训地点和时间

  培训地点设在县科教馆培训室及有关部门的场馆,时间因工作和市场需要而再另行通知。

科普工作计划15

  新的学期刚刚开始,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中心,即以学生为本,以校为本的教育思想, 具体计划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高个人的理论素养

  1. 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和有关数学课程等材料。

  2. 加大对自己和学生的自我分析和解剖。

  二、按数学课程标准,进行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在备课中,积极开展共同研究,全面合作的活动,努力促进教学的'进度与学生的接受力相挂钩。

  2.加强对自己和上课的标准,探讨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和方法,多向其他有经验的老师虚心学习和请教,使自己尽快成为熟悉教学业务,具有一定教学业务水平合格教师。

  3.加强对自己知识水平的提高,俗话说,要想给别人一杯水,自己首先有一桶水的容量。只有自己有了充足的知识,才能在教学上能够左右逢圆,得心应手,使学生能够对知识更加理解得透彻。

  4.加大对学生的管束力度,并让学生从心理上认识到自己的学习的重要性,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5.高中新课程的数学教学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切实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技能和创新能力。力争让学生全面发展。

  6.加强教学常规调研,做好备课笔记、听课笔记、作业批改等的检查或抽查工作。认真学习其他老师经验,切实提高备课和上课的质量,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规范作业批改。

  7.针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方式,既让后进的学生认识到自己仍然是老师的好学生,又使学习较好学生意识到自己还有不足之处,始终保持奋斗和旺盛的精力和乐趣,并注意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寓思想教育于教学工作中。

  总之,我会在教学工作中会努力努力再努力,日常管理上勤奋勤奋再勤奋,不断得使自己有所进步,使自己走得更远,更远,更远。

【科普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科普宣传的工作计划06-10

全国科普日活动总结04-07

全国科普日宣传活动总结09-09

关于全国科普日活动总结04-07

全国科普日活动方案15篇06-14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方案11-12

“科技之春”科普宣传月活动总结11-19

IT工作计划10-20

工作计划07-21

工作计划(经典)11-06